第三百四十章 士兵的困惑(第1/3頁)
章節報錯
江恆是一名伍長。
他加入金江軍比較晚,雖然是軍校子弟,但並不突出,所以在軍中並沒有特色。
論起來,不過一名普通的軍士。
軍司下的命,軍中輪輪下派後,他們這一伍成為了幾名洋和尚的嚮導。
同袍們紛紛認為晦氣,江恆作為伍長,只能盡力安慰其餘四名同袍,同時盡心完成任務。
王豐肅做人和善,其餘的教士,則一臉的傲慢,在將軍面前的做派,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滿。
連帶著軍中的將領,不願意接觸他們。
上行下效。
所以士兵們對於這些洋和尚,都沒有甚麼好臉色。
直到長久的接觸下來。
年輕的傳教士們,漸漸抹去了傲慢的神態,開始尊敬起來對方,也改變了態度對待江恆等人。
言語之間有了客氣和禮貌。
所以江恆也改變了態度,對於傳教士們的要求,都儘量的配合,為傳教士在軍中的行動,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年輕的傳教士們,消除了傲慢,認真起來的時候,他們十萬裡之遙的見識,以及學問。
在空閒的時候,雙方的閒聊中,令江恆的態度,同樣逐漸恭敬。
江恆清楚的認識到,這些洋和尚是有大學問的人。
對於具有學問的人,漢人從古至今都是極其的恭敬,並謙虛的學習對方。
不光是漢人如此,蒙古人也是如此。
有學問的漢人,到了蒙古部落中,都會成為通譯,大多地位不但不低,並且得到善待。
哪怕是奴隸制度的蠻族也是如此。
有學問的漢人,地位遠高於普通的漢人。
朝鮮,日本都是如此。
這些傳教士,能忍受大海上的孤獨和恐懼,經歷一年甚至更久的,讓人無法忍耐的航行。
從小就接受高等的培養,胸中有無數的知識。
所以能到十萬裡之遙到達東方的傳教士,都是西方傳教士中,突出的存在。
資歷平凡的傳教士,也沒有資格來此傳教。
教士們空閒的時候,會向幾名士兵講述西方國家的故事,以他們的能力,令幾名士兵聽得津津有味。
當幾名教士,談起對金江軍的所見所聞,以及對比西方國家的優劣,細緻的交談中。
幾名普通計程車兵只覺得新奇,唯獨江恆,結合當初在軍校的學習。因此而感到困惑。
有時候恍然大悟,有時候越發的困頓,想的他難受不已,一種彷彿看透了,又沒有看透的感覺。
但是麻煩來了。
新的攻勢即將開始,氣氛重新肅然起來。
王豐肅等人,從頭至尾觀測了這場東方最大規模的戰爭,被戰爭的激烈程度,震驚的無與倫比。
“太不可置信了。”
年輕的教士一臉的驚歎。
他的身旁,其餘的教士們一樣如此,因為原來的成見,他們一直小覷了東方的古國。
“東方古國的記載方式和我們西方不同。”
另外一名年輕的教士,嘴上有一些埋怨,引得其他教士紛紛贊同,王豐肅也面帶笑容。
西方對戰爭的記錄,以戰場上的具體事務為主,事無鉅細的記載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