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松在船上,回望身後越來越遠的旅順碼頭。

碼頭上忙碌形形色色的人和物,組成了一副金江鎮一角的畫面,展示了金江鎮如日初生般的蓬勃生機。

觸景生情,李長松情不自禁眼眶紅潤,立刻抬手用袖子遮掩一二,順勢擦去淚水。

他的祖上世代鎮守遼東。

百年前的北鎮遼東節度府,是大周帝國收復遼東的重鎮,是遼民在遼東的擎天柱。

猶如帶領遼民開荒一般,逐步擴大遼民的土地。

百年過去,北鎮遼東節度府灰飛煙滅,代之的是突然冒出來的金江鎮。

當年的大周,是新生的帝國,北鎮則是大周穩固的邊疆,世代忠心耿耿。

現在的大周,積弊日久,民不聊生,皇權碾壓,政鬥激烈。

而世代忠心的將門,遼東節度使一門,已經顧不上大周了,他們想要恢復門楣。

祖宗基業不能丟。

二叔的主意,李長松是不同意的。

因為真的達成了二叔的目的,他們錦鄉侯府雖然能恢復北鎮,但是大周實際上徹底失去了遼東。

一路所見金江鎮之景,他越發的肯定。

但是二叔一句話,就讓他啞口無言。

祖宗的基業是否要斷在他們這一代人手中,是否讓他戰死的父親,九泉之下都不能瞑目。

收回了搖擺不定的視線,李長松堅定了自己的心思。

李長松不知道的是,他雖然離開了金州,仍然牽動了不少人的心思,引起了波瀾。

北鎮陷落,遼東節度府消失。

代表著一個時代的殞落。

但是遼東方方面面都和遼東節度府,有千絲萬縷的關係,這些關係影響著人心。

例如丁勝安,李勝虎。

兩名一個輩分的年輕子弟,目前都在金江鎮效力。

而兩人的家族,百年來一直都是遼東節度府下,世代世襲的將門,當初北鎮徵召,李勝虎的父親毫不猶豫的響應。

唯一的區別。

前者離北鎮近,後者離北鎮遠。

相同的是,兩人的父親都在北鎮從軍效力,李勝虎的父親,犧牲在西平堡,丁勝安的父親,犧牲在鎮遠堡。

金州的官員。

負責工科的蔡文,吏科趙璉,以及直接在節度府做事的丁勝安,等等一群人聚到了一起。

眾人都看著丁勝安。

雖然丁勝安級別不是最高,但是他和將軍的私情最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