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五章 皇帝只有一個(第1/5頁)
章節報錯
蓬來難民區。
一座簡易的木屋子中,火盆裡的柴火燒的正旺,牆壁多縫隙,冷氣不斷的湧入,遠離火盆的人們,並沒有感受到暖意。
不大的木屋中,十餘名戴著棉帽,穿著棉襖,猶如普通百姓穿戴的後生們,雖然身上簡樸,但是從頭到腳一絲不苟。
長條的木桌子上,擺放了整齊的杯子,杯子裡的熱水已經冷卻,分兩排而坐的後生們,腰桿挺直紋絲不動。
“龍山大營向朝廷上疏奏請編練新軍,獲得忠順王支援,朝廷已經同意,年初開始編練新軍。”
楊春看著眼前軍校子弟們,向他們發出鄭重的提醒。
他是軍學校的教官,多年在學校呆膩了,經過多次的申請,去年終於獲批,成為了金州在登來收攏流民的主官。
因地制宜。
他還提出讓軍校畢業生,來維持登來流民區的秩序。
登來各地流民區形勢複雜,官府態度不一,非常適合軍校畢業生來此磨練。
軍校前後派出兩批軍校畢業生,將近五十人的規模,當下只剩眼前的十餘人。
雖然獲得軍籍,但是沒有穿上軍服,也沒有配備武器,混入流民中,形成兩地預設的規則。
“此事已然無法阻止,我們當下的任務,仍以組織流民為主,方便後方治理,各位不可輕舉妄動。”
軍學校是金州特有的產物。
如果放在國內,是必然不可能的,何處的鄉紳都會反對,並且牽扯到全國。
哪怕是原來的遼東,就算有將軍的威望,也是做不到的事情。
但是將軍有天時。
蠻族把遼東的鄉紳大戶一掃而空,底層的讀書人沒有根基,因此將軍可以輕易的搭建軍學校。
軍校生有武力,但是不好管。比起國內官學私學的學生,金州的軍校生,傲氣方面不弱於國內學生,還更有敢做的性格。
軍校生越來越多。
作風也越來越細分,但是越來越多的軍校生重武輕文。
金江鎮武功卓越,軍學校帶了個軍字,學生們天然崇尚武力,認為道理只能對自家人講,對於外人需要的是威服。
果然。
“不行。”
一名年輕人“唰”的一聲站起來。
起身居高臨下,犀利的目光掃過眾人,只是坐著的年輕人們習以為常。
“不能讓他們編練新軍。”
“馬定國,坐下說話。”
楊春頭疼的說道,
每個人的想法不一樣,認知不一樣,雖然在同樣的學校學習,但是猶如天下沒有一片樹葉完全一樣。
做了五六年教官的楊春,對此有極為清楚的認知。
如果是傳統軍人,只管服從即可,但是軍校生不同,他們的軍紀極為苛刻,已經到了變態的地步。
因為風氣如此,人們以追求高軍紀為榮,可有利有弊,軍校畢業生的思想天馬行空。
馬定國沒有退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