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二章 謝有成的激動(第1/4頁)
章節報錯
金州的事情,謝有成不知道,還在軍械所。
將軍巡視各倉,他巡視各坊。
鳥銃是從無到有製作成的當下最先進的火器之一,不是一個作坊生產做來的,結合了古人的智慧和技術。
到了冶鐵廠,進入了熔爐坊,撲面而來一股熱氣。
外面冷,裡頭熱。
謝有成和隨同的官員,很快脫下自己的皮襖。
冶鐵坊的官員,指著巨大的方塘,渠管,短牆等整條生產線,向眾人介紹。
“其實廣東和福建的鐵礦石,品質最優良,但是運輸不易,只能改用遼東本地,和朝鮮的鐵礦石。”
在將軍未推廣鳥銃之前,九邊軍鎮使用的火器繁雜,而南方不少軍隊使用鳥銃極高,就是因為運輸問題。
大周製作鳥銃的工坊,多半在福建和廣東,運送北方不易。
使用的人少,影響力就會低,導致資訊傳播慢,人們則保持自己原來的認識。
最重要的是,金州無法從福建和廣東採購大量的鐵礦石,更不可能大量從福建和廣東獲得鳥銃。
“會不會影響鳥銃的質量?”
謝有成關心的問道。
那名官員聞言,露出得意之色。
“雖然遼東和朝鮮的鐵礦石,不如福建和廣東的,但是問題不大,已經被我們解決。”
聽到那官員的說法,謝有成沒有懷疑。
金州能製造鳥銃,大周早就能製造。
大周的奢侈品,全世界的商人們都在搶購,是最好的長途運輸高利潤高回報的商品。
東南亞的香料,雖然也受歡迎,但那是原料,沒有什麼技術。
但是大周不同。
大周的瓷器,絲綢錦緞等,西方人做不出來,每年只能拿大量的銀子來買。
謝有成不認為金州的技術能全面超過大周。
當下金州的新生代,充滿了自豪,認為金州的技術可以超過大周,是他們對大周不瞭解。
大周多麼積弊,文明卻沒有倒退,東方文明的傳播者,不是小小的金州可以超過。
但是謝有成也不擔憂。
因為金州從大周弄來了無數的能工巧匠,各種具有高技術的寶貴匠戶。
那官員不會錯過向上官展現自己功績的機會,神采飛揚,絡繹不絕的邊介紹,邊帶人們參觀。
“在鍊鐵爐中,鐵漿從料層流出模具,冷卻後變為生鐵。”
眾人走到渠管處,官員指著其向眾人說道,然後又指向一旁的相連數尺,內低下數寸的方塘。
“鐵漿變成鐵,已經可以使用,但是強度不夠,用來製作鳥銃,容易炸膛,而且射程不遠,也不準。”
那官員感嘆一聲,生怕把自己的困難說小了。
其實的確有困難,但是很快就被大周的工匠解決,沒辦法,善戰者無赫赫之功。
“方塘裡的漿料,是黃土和截好的稻草做成的漿,學徒們把燒紅的鐵取出,由大匠根據火候的變化,決定是否可以加入到方塘中攪拌,一直放半日,取出再燒,如此反覆燒煉五次。”
“最後成型的鐵,製作成的鳥銃,即耐用又不易生鏽,鉛子射的又遠又準。”
其實這已經是低碳鋼,是當今時代最先進的冶鐵技術。
不過當下的大周,沒有低碳鋼這個詞。
“其實還可以煉九次,煉出來的鐵不但極其的堅硬,還具有讓性,只是不適合用來製作鳥銃。”
官員遺憾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