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幕府將軍德川家光,即將離開江戶,去往京都府入朝,史稱上洛。

如果歷史沒有發生變化。

此次德川家光第二次的上朝,也會是最後一次,代表著江戶與京都府之間,幕府將軍與天皇之間,幕府獲得大勝的標誌。

因為。

為了這次的上洛,德川家光召集了三十萬大軍。

無數抱著各種的目的人們,為之動了起來。

動用三十萬大軍,是日本有史以來,最浩大的一次軍事行動之一,比起當年日本舉國入侵朝鮮的兵力都要多。

京都府的形勢很危急。

當年天皇為了對抗德川幕府,選擇強行退位,斷絕了德川家做第二個藤原氏的想法。

這一次。

面對德川家全力以赴的威脅,後水尾他太上皇,召集了近臣萬里小路光房、二條康道、土御門泰等,商議該如何應對。

眾人沒有太多的方法。

三十萬大軍猶如一道洪流,任京都想盡辦法也無法解決的難題。

德川幕府集中所有的力量,擺明了要強硬的達成目的,不會再退讓,要獲得整個日本的權利,不再滿足二元政治。

“難道就拱手讓於人嗎。”

後水尾上皇,神情複雜的說道。

他不怕死。

當初面對德川秀忠的威脅,他直接以死相抗,逼迫對方無奈的讓步。

那時候他能賭,並不是魯莽的行為,而是德川家的地位並不穩固,賭對方不敢玉石俱焚。

果然。

面對那時還是天皇的後水尾,採取的破釜沉舟的行為,德川秀忠最終選擇了退讓。

此一時彼一時。

現在已經成為太上皇的後水尾,手裡沒有牌了。

“聽說德川家光與德川忠長兩兄弟不合,已經到了勢同水火的地步。”

萬里小路光房說道。

眾人都看向了他。

見狀,他也不再隱瞞,把德川忠長派人聯絡他的訊息,主動告訴了眾人。

二條康道和土御門泰等人不是傻子。

透過後水尾上皇的神情,他們心中有所明悟。

果然。

“德川忠長認為德川家光不尊天皇,想要聯手對付他,願意支援我們。”

萬里小路光房向眾人攤牌。

這裡的人都是太上皇的親信。

後水尾雖然退位,如今有了新的天皇,幕後還是他掌控京都府的權利。

猶如當初後水尾的退位,引起了日本國內譁然大波,面對全國的輿論,逼迫二代幕府將軍德川秀忠,當時也不得不採取行動,辭去幕府將軍以緩解指責。

德川秀忠和後水尾一樣,躲在幕後掌控權利。

如今德川秀忠已經死了,後水尾還活著。

但是幕府的實力沒有削弱,反而越發的強大。

武家的崛起,不只是影響了僧廟,同樣侵蝕了公家們的權利,不少中低階公家已經吃不上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