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八章 憑什麼我要去朝鮮(第1/4頁)
章節報錯
當搜尋了數百里之後,也沒有找到要找的人,是不是因為草原太大,想要找個人,猶如大海撈針一般的困難,所以才找不到呢?
鞥綹布不清楚,無法妄下論斷。
但是他心中有不好的預感。
不在繼續浪費時間,他放棄了搜尋,率隊返回本部,準備向巴圖魯汗示警。
科爾沁不穩。
瀋陽。
新合軍的軍營。
成立的一支新的騎兵營,兩千人的編制,有草原人,葉赫人,乞列迷人,還有漢人。
開春後就恢復了訓練。
來自草原的三千匹馬,留在了當地,提供給新合軍騎兵營使用。
劉承敏親自從開原前來瀋陽,審閱新軍的訓練效果。
雖然還沒有接到軍司的任命,但是他知道,大哥既然把他留在開原,那麼收復奴兒干司的任務,肯定是準備交給自己。
要麼是攻打赫圖阿拉城,要麼就是遠征多爾袞。
兩千穿著金江軍制式騎甲,手持金江軍旗幟,新合軍騎兵營的騎兵們。
草原人不用提,那是從小在馬背上長大的人,天人合一的境界。
葉赫人與乞列迷人,挑選的部落中會騎馬的精壯,能在馬上左右開弓,弓藝嫻熟的漢子。
在騎術和弓術上,遼民們弱了一等。
原來的遼東,肯定是有馬政的,設立在永寧監城,整個永寧監城的軍戶,都用來養馬。
最後積弊叢生,軍戶逃離,馬政自然也荒廢,淪為虛設。
各地的巡檢司,組織地方上的民兵參加訓練時,也會訓練弓兵,此制度當然也荒廢了。
不然也不會有官員感嘆,事事皆弊。
如此弊端下,遼東的百姓們,如何會善馬善弓呢,而此兩樣卻是前兩者的生活方式。
冷熱兵器共存的時代,但是要不了多久,熱兵器終將成為主流。
受到將軍思想的影響下。
新合軍的遼民騎手們,仍然裝備的是三眼火銃,其餘的騎手則保持弓箭的優勢。
兩千騎手,來自不同的地方。
騎士們神色各異的看向總兵劉承敏。
調任新騎兵營的營總章毅,陪同在劉承敏身後,自信的向劉承敏介紹。
“新騎兵營雖然立營才幾個月,但都是精挑細選的人,足以參加實戰。”
劉承敏眼神掃視了一圈,都是知兵的將領,只從面貌上,就曉得章毅的話沒有水分。
巡視完士兵,劉承敏回去了瀋陽城,章毅親自陪同。
路上。
看著身旁的章毅,劉承敏忍不住笑了起來。
“劉總兵為何發笑?”
章毅納悶的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