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八章 新合軍定乾坤(第1/4頁)
章節報錯
劉承敏把指揮權交給了章毅。
雖然和把他伴部落的聯軍,高達七八千,但是真正能用來作戰的,只有兩千新合軍,與孛亦力千餘人馬。
其餘來自各部的牧民,沒有戰鬥力,用來搖旗吶喊,不能給予太多的期許。
準確的說,牧民們沒有作戰之心。
他們不知道為誰打仗,多年的貧困,讓他們習慣了廝混,不願意賣命。
也是蠻族當初能屢次大敗草原大軍的原因之一。
就是孛亦力的人馬,戰鬥力也值得懷疑,不過有孛亦力的威信,比起散戶的牧民,更有約束力。
他們是如此,鄂博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雖然他擴張迅速,但是威望和人心皆不足,牧民們逆來順受,不反對他,也沒有在他身上投入太多的忠心。
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成吉思汗的。
數百年來。
成為大汗的人不少,能成為成吉思汗的人,卻從來沒有。
在法庫一帶。
沒有等來援軍的鄂博,帶著他的騎士們,與章毅帶領的兩千新合軍,衝殺到了一起。
雖然章毅的人馬少,但是戰鬥力強悍,士氣高昂。
雙方的軍備更是雲泥之別。
一方是精良的鎧甲,嶄新的弓失,鋒利的箭失,還有威力巨大的三眼火銃。
厚重的狼牙棒,透著白光的刀刃。
一方滿是補丁的袍子,用了多年的弓失,製作弓兩端的牛角,有肉眼看不清的細縫。
甚至還有騎手,手裡使用的是骨頭製作成的箭頭。缺少鐵器的困頓,讓刀劍怎麼磨,也顯得單薄,不夠鋒利。
兩軍交鋒,高下立判
鄂博不在堅持,帶著草原騎手們敗退。孛亦力見勝負已分,不敢繼續袖手旁觀。
在他的主動下,帶動了散戶的牧民,從側翼追上了鄂博陷入慌亂的大部隊。
有的牧民隨著鄂博的方向逃離,有的向人少的方向逃跑,更多的牧民選擇了投降。
草原上的戰爭,最怕雙方認為都能打敗對方。
當形成了這種想法,就會發生決戰,一戰就能定勝負。
如果只要其中一方,認為打不過對方的時候,就會選擇遠遁,才是最大的麻煩。
也是前明乃至大周,當國勢強大的時候,大軍出擊草原,戰果卻只有數十,甚至十數個的原因。
因為四條腿跑得快,別人早就離開了,偌大的草原,根本尋不到對方的蹤跡。
縱觀大勝的時候。
常是交戰雙方皆認為有可勝之機,都不認為自己會輸的情況下,才會發生大戰。
“跟我追。”
李如靖衝過了鄂博的大部隊,發現了鄂博逃離的方向,毫不猶豫帶著人追了上去。
戰場形勢慌亂。
徐聚費本來和李如靖是一起的,抬起頭沒有發現李如靖,連忙詢問身邊的人。
擔憂他意外落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