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五章 密謀金江軍(第1/4頁)
章節報錯
朱文的擔憂,金州方面當然要盤算過。
將軍做出的主意。
試探在試探。
目前的局面,是奧巴更有求於金江鎮,雖然雙方合者兩利,但是金江鎮佔了主動的地位。
所以試探奧巴的紅線在哪裡。
而且也是奧巴提出的,想要讓金江鎮懲戒鬧事的臺吉,先打的金江鎮的主意。
想要把因為他威望不足,導致內部不穩的矛盾,轉移為部分臺吉對金江鎮不滿的外部矛盾。
從而緩解他的壓力,提升他的威望。
金江鎮同意出手,卻並沒有說要按照他的想法來,他沒有理由可以指責。
結合眾人的意見,將軍最後拍板。
徐輝向朱文解釋清楚。
其實套路並不複雜。
當初老奴勢大,攻打遼東,當時遼東的官員,同樣聯絡宰賽和遼西長城外的喀爾喀各部。
各種外交手段滿天飛,態度變化多端。
現在不過換成了金江鎮,佔據了主動的優勢,可以更為輕易的調整細節。
大創忽兒河的上游,阿爾幹山一帶。
湧入了不少的草原部落,尋到一塊滿意的地方,他們就會停下來。
長長的車隊,人們把大車上的帳篷放下,搭建羊圈牛棚馬廄,一天的功夫下來,就紮下了根。
如果有需要,他們可以要不了多久,又能重新出發。
隨著鄂博的人被金江軍驅趕,眾多的部落得到了訊息後,沒有返回的意願,彷彿要在阿爾幹山的山下居住下來。
沒有危險,有水源和茂盛的牧草,供應人們和羊群生活。
時不時還出現個傻狍子,傻兮兮的讓人一棒打死,成為了人們的盤中餐。
去年。
多爾袞帶領的蠻族部落,也是在亦馬忽山與阿爾幹山消失了蹤跡。
有人猜去了北邊更遠的亦東河,也有人猜去了更遠的東面。
反正。
他們這些在此落腳的部落,都沒有發現蠻族的蹤跡。
其實多爾袞並沒有深入奴兒干司。
原本的打算,是遁去千里之遠,讓金江鎮鞭長莫及,根本無力追殲他們。
但是離開了遼東後,很快部落就陷入了物資貧瘠的困頓。
部落已經躍過了亦馬忽山,到了百里外的蛟河附近,但是當冬日臨近。
天氣越來越寒冷,讓人寸步難行。
在蛟河與長白山主脈之間,多爾袞無奈的停下了腳步,讓部落紮營,準備熬過嚴寒。
奴兒干司與遼東的天氣,差別很大。
多爾袞不得不親自轉道去赫圖阿拉城,向豪格請求接濟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