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 道路皆怨(第1/4頁)
章節報錯
北方呼嘯。
為了防備大雪降臨,導致行軍的困難,唐清安留在了海州,和大軍分開,只留下兩營親衛營。
之所以留在海州,因為唐清安在等一名客人。
常年在金州,已經習慣了金州的氣候,比起剛離開的瀋陽,兩地雖然都在遼東,可是氣候差別很大。
金州是海洋性氣候,瀋陽是大陸性氣候。
前者溫差小,不那麼幹冷,溼度大,後者溫差大,更加寒冷,溼度小。
在一間暖和的廂房中。
有唐清安和馮勝之,謝友成,還有賈鑑,徐輝幾人,以及從京城回來覆命的桂勇。
一屋子的大佬,還有將軍。
桂勇即生疏,又忐忑。
不過到底是陳德言手中的獨當一面的人才,當說起了正事,很快就面色如常,越來越流利。
「陝西的義軍總體分為了兩部,一部留在陝西,一部已經渡河進入山西。
留在陝西的各路起義軍,其中神一魁所部力量最大,年初的時候,手下義軍數量達到六七萬人。
帶領大小頭目六十餘人,其中有孫繼業、茹成名等大頭目,接受了朝廷的招安。
受其影響。
除了進入山西以外的義軍,留在陝西的各部義軍,幾乎都接受了朝廷的詔安。
流離在外的流民,紛紛返回原籍,等候官府的救濟。
不光如此。
陝西巡撫周世豐,在解散義軍時,也挑選了其中的驍勇,留在了營中,加強了官軍的戰鬥力。
進入山西的義軍。
實力最強的一部,首領是王嘉胤,於今年五月,被朝廷拉攏的內女幹殺死,其部被官軍擊潰。
其餘的義軍,已經無力對抗官兵,陷入了逃往之中,不少主動投降,或者崩散。」
桂勇的話,讓屋子中的氣氛,厚重了起來。
人們臉上的神情不在輕鬆。
謝友成更是臉露擔憂,他是軍司的左司馬,深知將軍的謀劃,其中不少的精力放在了日本。
本來他就不是很支援。
金江鎮雖然解決了蠻族,但是和朝廷如何相處,一直都是很大的困擾。
將軍立下如此功業。
但卻脫離朝廷的管控,金江鎮雖然高舉大周的旗幟,實則猶如半獨立的狀態。
接下來,如何應對朝廷,才是金江鎮的重中之重。
而將軍竟然開始佈局日本。
支援藩國琉球國,雖然目前只涉及了薩摩藩,但是一個處理不好,很容易擴大成金江鎮和日本之間的對抗。
那麼。
民亂已平的大周,外部還有日本的敵視,對於目前的金江鎮,是很危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