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 藩國的神射手(第1/4頁)
章節報錯
宴會結束後,司馬謝友成,親自送奧巴等,到為他們準備的營地。
來自草原的客人。
一路動靜頗大,金江軍的軍士,包括軍中的朝鮮衛所軍,三部義軍都人盡皆知。
他們是來和將軍結盟的,以後將會是友軍。
將領和士兵們,都心中喜悅,為此而高興,士氣大振。
朝鮮的衛所軍將領們,也興嘆金江鎮越發的強盛,比原來更加的輝煌。
“論關係親厚,必然還是我們。”
權申旭參加了白日和夜間,將軍舉辦的座談會與夜宴,回來後,向林之遠不服氣的說道。
林之遠不以為然。
“當然如此,我們朝鮮和將軍結盟多年,結下的友誼不是後來者可比。”
二人都避免談及,科爾沁草原與朝鮮孰強孰弱的話題。
草原上的老弱婦孺不提,少年時期就學習騎馬拉弓,更不提青壯。
可以騎在馬上睡覺,絲毫不受影響,日夜行軍,猶如疾風“一日千里”。
力有未逮撤退時,遇到追擊,甚至不需要韁繩,就能轉身拉弓射箭,順風下回射追兵。
面對追兵,在逆風下本就不順的還擊,又能在馬上左右跳轉,輕易的躲避。
弓箭射的準,騎術耍的讓人目瞪口呆。
如果只是少部分如此,那麼藩國軍中也有精銳的騎兵,能做到這種地步。
可怕的是大部分如此。
哪怕金江軍也做不到,更何況朝鮮衛所軍。
草原部落的勇士們,下限就高。
朝鮮衛所軍軍中,雖然幾經變化,卻仍然充滿了不少的老弱。
論高度,權申旭認為他們朝鮮軍中,也出了不少的猛將精兵,但是論總體的下限。
衛所軍的軍兵,總體上單個的戰鬥力,的確很難比得上蒙古騎手。
不過兩人都和平遼侯是鐵桿盟友,家族與金江鎮有千絲萬縷的關係,樂於看見金江鎮越來越強大。
當金江鎮拿下了瀋陽,全復了遼東,北邊是科爾沁盟友,右邊是朝鮮盟友。
真是穩若泰山啊。
權申旭和林之遠兩位靠著金江鎮發家的朝鮮官員,因此越發的興奮。
謝友成離開返回的路上,情不自禁的收起了笑臉,憂心忡忡。
進帳前,專門找侍衛們要來清水漱口,去掉嘴裡的酒味。
人也更清醒了。
草原的漢子,太能喝,人又熱情,讓人很難推諉,謝友成已經有了三分的醉意。
“科爾沁草原的臺吉很多,跟隨奧巴前來瀋陽臺吉雖多,卻不夠我預料的人數。
我向幾名臺吉試探了幾次,皆左言他顧,沒有回答我。
可見奧巴可汗,已經無法約束科爾沁草原,將軍不可疏忽大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