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鎮。

山東布政司下文,從山東調集民夫,奔赴北鎮修葺城牆,花費了眾多的物力人力。

讓殘破不堪的城池,又露出了輪廓,恢復了部分的作用。

一兩年的時光,分別從國內徵調了三批,合計八千軍,新立為北鎮軍。

國之初的十數萬北鎮軍,乃至數年前的七八萬北鎮軍,現在的規模比起以往,遠遠不能相提並論。

李長松想要光復家族,需要走的道路仍然長遠。

至少。

三年內讓北鎮軍軍力達到五萬。

只要皇上支援,他有這份信心,唯獨遼西的忠順王,成為了他的攔路虎。

北鎮未被蠻族攻陷前,整個遼西有數十萬人口。

直到錦州被破,數十萬軍戶中,大半被蠻族俘虜,運送往了沈遼兩地。

去年金江軍牽頭,聯合攻打蠻族,部分遼民逃入遼西,才重新恢復了十餘萬人口。

但是這些人口,全部掌握在忠順王手中。

以剩餘的錦州軍為核心,忠順王重新募兵,加上國內調兵,錦州軍軍力已超過四萬。

最新的一批三千新兵,經過山海關,目的地是北鎮,半道又被忠順王扣下。

“太欺負人了。”

北鎮節度府。

大廳內。

李長松猶如憤怒的貓。

錦鄉侯府小心翼翼的在京城維持各家的關係,努力創造機會,幾番波折才有了目前的局面。

他們家。

百年來何時這般的低聲下氣過?

不過想要恢復家族實力而已。

如此小的願望,卻被忠順王壓了一次又一次。

錦鄉侯府用盡了京城關係,好不容易透過朝廷,讓皇上開了金口,命忠順王放人。

結果不到兩個月,忠順王又壓下一批人。

這種被人不講道理的卡脖子的滋味,讓李長松心中抓狂。

其餘幾人見狀,因為身份的不同,勸也不是,不勸也不是,各自神情不安。

有忠順王派來的人程之信,還有北鎮軍作陪的將領麻循等人。

程之信一臉的苦笑。

當年。

他們遼西軍中,雖然也有齷齪,但面上還是不錯的,互相給足情面。

哪怕前任遼東經略史鼐,或者魏毅,也沒有太大的改變。

唯獨忠順王不同。

他要親自掌控遼西各軍,形成一股完整的力量,用來抗衡金江軍。認為目前各部號令不一,是無法應對金江軍威脅的。

“此事對遼西有利,忠順王的口信,請節度使以國事為重。”

程之信終於還是說道。

他帶著任務而來,哪怕知道會惹得李長松不快,他也不能不說,只希望不要影響私誼。

“恕我無法同意,忠順王想要號令北鎮軍可以,只要他有兵部的公文,我就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