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二章 恭迎平遼侯(第1/8頁)
章節報錯
全羅道。
首府全州。
漢城已經被西派佔據,旁人都沒有了餘地,哪怕金瑬的極力挽留,沈器遠還是離開了漢城。
不久。
陶傑來拜訪全羅道觀察使沈器遠。
觀察使在地方的權利很大,和大周國內的節度使差不多,負責地方軍政。
從漢城到全羅道的路上,陶傑見到了很多朝鮮的百姓們,衣不蔽體,瘦弱乾枯的,成群結隊乞討。
山林間,遍是與野獸為伍的流民。
隨著三結收布,四結收布,五結收布等等從前未有的無名雜稅越來越多。
以及向良人男丁,一年徵收軍布兩匹,用以代替兵役。
無法生存的在籍百姓,紛紛離開家鄉,脫離官府名冊,成為了野人,也促進了地方上勳臣的實力。
沈器遠得知陶傑來訪,連忙讓僕人引進來,自己親自在門口迎接。
朝鮮越來越冷。
李氏朝鮮時,勳臣們慢慢開始在家裡房間加上地炕,然後朝鮮王宮也開始如此。
沈器遠和陶傑,在厚重的墊子上,相對而盤坐。
這種坐姿,被百姓們笑稱為兩班腿,只有兩班的勳臣才這麼坐,不正是兩班腿麼。
不過兩班勳臣當然不會認可,解釋為正坐。
入鄉隨俗。
陶傑已經這麼坐了幾年,習慣自然。
“沈使離開漢城,很多人高興,也很多人遺憾。”
“高興與否,我也離開了漢城。”
沈器遠笑道。
神情輕鬆,內心卻慎重,盤算對方的來意。
從漢城一路尋來最南的全羅道,沈器遠不認為對方會專門來找自己閒聊。
“其實,我也是不希望沈使離開漢城的。”
沈器遠聞言,心平氣和。
全羅道觀察使。
對於一般人來說,是可望不可即的職位,但是以他的身份和資歷,實際上是貶逐。
“我來之前,和金公談過,他會努力說服其餘人,儘快讓沈使歸漢城。”
“只怕李貴不會同意。”
沈器遠笑道。
西派把李倧推上國主之位,靠著主持反正的優勢,把持了朝鮮的權柄。
其餘各派都被打壓,受到驅逐。
如此形勢下,越來越多的勳臣反對西派。
面對這種情形,西派也發生了爭執。
金瑬為首的老西派,認為應該接納其餘黨派的勳臣,以緩解緊張的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