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的一片土地上,金江鎮在將軍的帶領下,上下齊心,克服諸多困難,努力發展民政。

終於一些的枝頭上,已經開花結果。

而蠻族困頓,不少蠻人因為無法生存,在皇臺吉長子豪格的帶領下,退回了奴兒干司。

奴兒干司的最高山脈長白山,它的主峰白頭山,猶如一把利劍插入雲霄。

在白雲中隱隱若現,隱沒在茫茫的“林海”之中。

是鴨綠江,松花江,圖門江的發源地。

無邊無際的深山老林,有無數的野獸蚊蟲,沼澤河流,同樣養育了眾多的部落。

這些部落,大多都消亡在了老奴手中。

只剩下吉里迷、苦夷,苦兀、達斡爾一些種族。

根據蠻族老檔記載,所言天命汗軍紀嚴明,徵撫並用,以撫為主,實際中卻不是如此。

以和大周互市獲得的利益,發展出來的強大,然後躍過大周所定的地盤。

用超過這些部落的武器裝備,殘酷的征服了這些部落。

例如征服瓦爾喀的八旗軍,行至必音屯,大肆擄掠姦淫,將瓦爾喀一帶的部落人口,砍去手腳,刺穿人們的耳鼻。

手段之野蠻殘酷,讓人聞之色變。

當年奴兒干司中的各部,皆願意歸順前明,百年後又輕易歸順大周,因為大周能帶來先進的文化,還有更先進的生活方式。

蠻族沒有這等便利,唯有殺戮恐嚇人心。

並且在四千年前,自有文字起,長白山就已經見於中國的文字記載,如《山海經》的不鹹山。

《周禮·職方氏》,劃東北為幽州。

戰國時期,魏國的地理書,《尚書·禹貢》也有詳細的記載,冀州,青州各包含了部分的東北。

又析“九州”為“十二州”,其中分冀州東北是幽州,即遼寧北鎮以西地區簡稱遼西;分青州東北為營州,即今北鎮以東地區稱遼東。

魏稱為徒太山,唐朝稱為太白山。

等等。

乃至數百年前,前明設奴兒干司,各部頭人歸附,奉貢納冊,包括老奴的祖先,也是大明之臣。

此地向來都是納入中國的版圖,到了大周,同樣如此。

是中國自古之地。

所以哪怕部分蠻族已經退回奴兒干司,但是皇臺吉心中的憂慮並沒有消除。

所處之地皆是周地,他又如何能安心。

而他的長子豪格,也不能理解父汗的苦心。

從繁華的沉陽,到了物資短缺的奴兒干司,豪格鬱鬱寡歡,沒有盡心的組織百姓生產。

遊獵的生活,必須在冬日來臨前,積蓄足夠的食物,還有乾柴,保證在屋子裡抗過天寒。

正是因為蠻族的積蓄不夠,才分了部分人口回奴兒干司,而豪格的不負責任。

導致冬天的來臨,不少人都沒有足夠的積蓄。

一直到了春天,這片土地上,餓死凍死了數千人。

皇臺吉得知大怒。

鞭打了豪格,嚴厲的痛斥一番,最後讓豪格重新回奴兒干司,讓他用心做事。

對於此事。

很多貝勒都不滿,認為皇臺吉太過自私。

但是皇臺吉充耳不聞。

他深知奴兒干不同遼東,遼東可以集中生活,從而加強集權,但是奴兒干司不行。

如果不派他的兒子去,換了旁人,他是不放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