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 賈府年關(第1/3頁)
章節報錯
得知又讓多爾袞跑了,而且離開了遼陽,李道信並沒有高興,反而恨恨的罵了一聲。
蠻族騎兵再怎麼騷擾,也無法影響金江軍,但是讓人膈應,讓百姓無法安心種田。
《天阿降臨》
誰也害怕突然一夥敵人騎兵殺到村子裡來,各地前線都是如此,也是邊地施行衛所制,全部是軍屯的原因。
遼陽的應對方式,就是堅壁清野,讓對方的騎兵只能浪費糧食。但是己方也有損失。
無數的田畝都這麼荒廢,而駐守遼陽計程車兵,需要後方供應軍糧等等。
現在多爾袞拍拍屁股走了,但是遼陽全境沒有民生,已經造成了事實。
李道信派人去找了朱秀。
看完李道信的提議,朱秀笑了笑。
“再寶貴的兵種,不能發揮作用,也是無用,請將軍同意,調騎兵到遼陽。”
作為總兵,朱秀有自己軍中的文書。
“遼陽荒廢,沉陽也要荒廢。”
朱秀的身份,已經是金江鎮的高層之一,深知目前的形勢,哪怕沒有遼陽的田畝,也足夠積蓄。
金江鎮重視民政,發展民生多年,如今已經步入正軌。
遼東的困苦和福建的困苦是不一樣的。
遼東的困苦,來自於戰爭,處於前線,導致百姓無法安心種地,但是也有一半的人禍的原因。
福建的困苦,可以說基本上是地勢的原因。
例如大周國內的浙江一帶,諺語是七山二水一分田,說明當地山區佔全境的七成,湖泊佔全境的兩成,耕地不到一成。
已經是地利環境極差的地方了,而福建呢。
福建的諺語是八山一水一分田。
所以福建的困苦,是很難解決的,目前的生產力,唯有移民一條道路。
也是海外各國,遍地閩人的原因,哪怕數百年的海禁之下,都不能阻止。
金江鎮是興起的勢力,人心向上,力往一處使。
其害去一。
而草原部落兵戈漸止,蠻族勢力龜縮,哪怕遼陽仍然深受其害,但是大部分地區逐漸修生養息,開墾田畝,其害去二。
遼東當興。
積蓄將越來越渾厚。
憑物資的消耗,在朱秀看來,是有利於金江鎮的。
軍司把朱秀的建議,轉達給了唐清安,唐清安痛快的批覆同意,因此金江軍的騎兵,重新調了部分到遼陽。
以遼陽為根基,騷擾沉陽。
沉陽是蠻族的都城,卻成為了前線,同樣各地荒廢,導致蠻族的民生受挫。
不論是朱秀,還是李道信,唐清安都很信任,把前線的安危交給了他們。
而且層層的佈置,不論是唐清安,還是軍司,都沒有怎麼擔心。
所以。
金江鎮放了大假,讓緊繃了年餘的官員,將領,士兵們,都過一個安心的大年。
京城也在過年。
九省都檢點王子騰歸京不提。
卻說寧國府一族的族長,賈珍開了宗祠,讓人打掃,收拾供器,請神主,又打掃上房,以備懸供遺真影像。
此時。
榮,寧二府內外上下,都是忙忙碌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