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 海州之危(第1/3頁)
章節報錯
“可惜了。”
唐清安感嘆一聲。
費勁了力氣,用了無數的精力,退讓和妥協,如此努力之下,才有了高達三十萬的聯軍。
如此渾厚的軍力,本可以一舉功成,徹底消滅蠻族的主力,最後卻功虧於簣。
“事情豈能盡如人意,我們已經大獲全勝,獲得了大量的地盤,又解救了數十萬的遼民。
如今我金江鎮有民四百萬,精兵十萬,來年必定全取遼東。”
賈鑑笑道。
他不知道為何將軍總有股焦急之感,在他看來,將軍只用七年的時間,立下如此功業,已非常人矣。
雖然戰略上藐視蠻族,但是他可是發自內心的認為,蠻族實乃天下強敵。
而金江鎮從無到有,七年間就能打敗征戰數十年的蠻軍。
並佔據了牢不可破的戰略優勢,以金江鎮的底氣和民生,誰能勝之?
兩人眼界的不同,賈鑑有才能,但是隻受限於國內,而唐清安要看得更遠。
因此七年都沒有徹底解決蠻族之患,令他有些不滿。
忠順王奪下海州,唐清安無法無視,終於決定回軍了,雖然不知道忠順王現在有沒有不好的心思。
這件事不能賭,唐清安不能做出,讓忠順王產生打第一槍心思的環境。
金江軍主力在前線和蠻族打仗,蠻族已經勢危,而金江軍的糧道,就在忠順王眼皮子底下。
這種局面,太過讓人做出衝動的決定。
“當將軍攻破遼陽的訊息傳回去,蒙古大部落已經全部撤軍,只剩下拱兔等部。”
賈鑑說道。
聽完賈鑑帶來的訊息,唐清安不以為意,這是人之常情。
“我們和草原部落打交道的時日甚短,雙方沒有建立足夠的信任,需要時間的積累。”
《仙木奇緣》
將軍的大局觀,向來令賈鑑佩服。
換做庸人,只看到草原部落沒有盡力,從而心生埋怨,唯獨將軍目光高遠。
看出了問題的根本所在,並且有耐心和恆心來應對此事。
正如將軍所言,建立信任是需要時間的。
將軍的態度,也令賈鑑鬆了口氣。
只要將軍對此事不急躁,不要求速成,對於自己日後出使蒙古各部,賈鑑更有了信心。
一行人在城牆上,看著押送的俘虜,源源不斷的送往後方,這是馮勝之,顧應時等人該頭疼的問題。
既要分辨出無辜之人,又不能放過一個手中有遼民鮮血的屠夫。
而且蠻國的丁口並不是一體的,除了老奴的本部,還有他征服的建州各部的蠻族,東海,西海各部的蠻族。
以及其餘的吉里迷族,苦兀族,達斡爾族等等,各族都要細分出來,不能和老奴本族混為一談。
這也是一個慢活。
“朝鮮以後怎麼辦?”
謝友成原來負責朝鮮。
看見城外的場景,想到了金江鎮至今以來,每年以共同對抗蠻族為理由,讓朝鮮提供的物資。
現在蠻族大敗,已經絲毫影響不到朝鮮,這個理由現在不夠有說服力。
名不正則言不順。
哪怕以將軍的威信,可以強硬的逼迫朝鮮繼續按照慣例提供,但是會影響雙方的關係。
聽到謝友成的提醒,唐清安回過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