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 下遼陽(第1/4頁)
章節報錯
從天空俯瞰下方,無數的蠻民,離開了鳩佔鵲巢多年的土地,紛紛往後方逃離。
各地的遼民逃之一空,帶走了屬於遼民的家當,去投奔金江鎮,不久後,草原的部落,又來大肆劫掠了一番。
富裕了多年的蠻民,連番打擊之下,立馬重回了貧困。
金江軍的旗幟,突然出現在了這片土地上,引起了蠻民的大潰退。
人們退往沉陽,退往鐵嶺,撫順,乃至昌圖等等,甚至有的蠻民,不願意留在遼東,徑直回去了奴兒干司。
偌大的遼陽城,東北亞最大的城池之一,人口逃往了大半,剩下人心慌慌的守兵。
各地的兵堡,早就無兵可用,皆順利的被金江軍偏師收復。
唐清安等來了史鼐的書信,以及遼西軍部分將領的軍情,做出了奪下遼陽城的決定。
大軍繼續前行,糧道越來越長。
後方的海州,還處於激烈的戰爭之中。
……
“支援遼陽,還是保留兵力佈防沉陽?”
皇臺吉滿嘴的燎泡,卻一臉沉穩的坐在殿內,聽眾人的爭論。
“現在派兵去支援遼陽,無異於添油戰術,拼消耗,咱們如何拼得過金江軍。
大家可別忘了,根據代善送來的軍情,還有周軍不可小覷。”
蠻族前線失利,撤軍回來後,不光是蠻人著急,為蠻族效力的漢人也焦急不已。
他們深知平遼侯對他們這些人的態度,那是一個也不放過。
因此不再畏懼蠻將的欺壓,李永芳,范文程,寧完我等漢臣,紛紛在蠻人面前爭的耳紅臉赤。
蠻族已經淪落於此,原本就打壓漢人的蠻將,也改變了態度,冷眼旁觀這些人。
這些漢人還是有才的。
“大汗應該再派人去科爾沁,把最新的局勢告知科爾沁的大首領。”
范文程提議道。
前番蠻族出使科爾沁,科爾沁的態度就已經鬆動了,范文程認為這次出使,一定能說服科爾沁。
他認為應該放棄遼陽。
雖然遼陽是除了沉陽外,遼東最大的城池,一則太過靠近鞍山,已經被金江軍圍困。
而沉陽離遼陽太遠。
二則他們沒有防備,遼陽守軍不多,從沉陽派兵去支援,無異於和金江軍硬碰硬。
蠻族已經沒有多少實力可以消耗,應該沉寂下來,以恢復元氣,等待變局。
以自己對大周的瞭解,大周和金江軍的聯合,一定會破滅,甚至互相敵視起來。
這時才是蠻族的機會。
“正是因為金江鎮的強大,大周朝廷不會放任金江鎮繼續孤懸海外,不受管控。
如今金江鎮和遼西接壤,不再是孤懸海外的局面,所以大周朝廷和金江鎮之間,必然爆發不可消除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