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章 節制使的擴張(第1/4頁)
章節報錯
金山新軍大營。
忠順王巡視完了新軍,對眼前的趙洪範非常滿意。
比起遼西的後起之秀程之信,此人少了一分急躁,多了一絲的沉穩,讓忠順王非常的高興。
人到七十古來稀。
忠順王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就會感嘆自己的時光,他還有很多事情需要做。
偌大的朝廷,其積弊之深,非一時可除。
趁著自己還走的動,忠順王希望為朝廷多提拔一些幹才,為自己的侄兒做多些積蓄。
盡忠報國。
於私於公他都不愧於祖宗。
“等新軍練成,可與金江軍一爭高下。”
趙洪範撿著忠順王愛聽的話,滿心真誠的說道。
都是血肉長成的人,趙洪範不認為金江軍天下無敵,要不然當年也不會有蠻族之禍。
金江軍有今日之利,無非就是靠著制度公正嚴明。
忠順王上任以來大改軍中積弊,趙洪範看在眼裡,心裡的底氣更足,上下一心何愁偏安一隅的金江鎮呢。
下屬的話,並沒有讓忠順王喜笑顏開,搖了搖頭,又欣慰的拍了拍趙洪範的肩膀。
“唐清安此人不可小覷,金州離我們不到兩百里,雖然訊息往來不斷,但是具體內部情形,本王無法探知。”
對每個人的態度,忠順王都是不一樣的。
如果面對畏戰的下屬,忠順王會竭盡所能的告知其對手不可怕,而對於不畏戰的下屬,忠順王反而會告知差距。
他希望趙洪範對於金江軍和唐清安有清晰的認知,知道雙方的長處與短處。
明白兩者的區別,才能做到萬無一失。
“我們可以敗一次,敗兩次,甚至敗十次,但是唐清安不能敗一次,大勢在我們。”
“哈哈哈。”
忠順王忍不住笑了。
笑著笑著,就笑不出來,心中升起一股灰心,只覺得一種莫名的愁緒湧上心頭。
每個人的位置不一樣,高度也就不一樣,看到的事物不同,心中的觀點同樣會不同。
皇帝親政多久,他為國操持也就多久。
人心難變啊。
古往今來,風氣從來是難以改變。
趙洪範不懂忠順王的憂愁,但是他感受到眼前大權在握的忠順王,心裡好像並不高興。
他無法理解。
忠順王深得皇帝信任,又是皇帝的親叔叔,誰敢反對他?
上任以來說一不二,很多事情經過忠順王之手,變得順暢了起來,軍中士兵的待遇提高了不少。
所以他認為只要繼續保持下去,金江軍的問題就不是問題。
忠順王離開了新軍大營,巡視完各地後,就下達了新的命令。
禁止流民前往金州。
得到訊息的後,反對聲音最大的不是來自於軍隊,並不擔憂激怒金江軍。
反倒是官府不同意。
登來巡撫謝正仁,躲了忠順王數月,終於躲不過去,主動請見了忠順王。
禁止流民容易,如何安置流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