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規模的船廠在大周。

在原來的時空,大明末期的時候,在廣州五羊城的船廠,和鄭芝龍合作,製作出了夾板戰艦,並採用傳統的水密艙技術。

如今。

金州船政結合大周龍江船廠,大型船塢憑空多了十餘處,由金州船政提供技術指導。

幾年的時間下來,陸續下水近三十艘超級戰艦,命名為甲級戰艦。

每艘長三十丈,寬六丈。

同時期西方的大型戰艦,標準長度為四十六米到五十五米,有四桅,前面兩桅掛帆,後兩桅掛三角帆。

大周的超級戰艦,是西方大型戰艦的兩倍。

艦體的船板厚度達兩尺以上,甲板有五個桅杆,比西方戰艦多一個桅杆。

船艉有三層尾樓,是艦長工作休息的地方。

艦體兩側開多個小窗,內建銅炮,用於近距離射擊。

船桅下左右對稱放置多門兩丈長巨型紅夷鐵炮。

每門艦炮發射的炮彈,可洞裂石城,震十里,威力奇大無比,是摧毀敵方大型戰艦的撒手鐧。

船底的水密艙,哪怕船底被炮彈擊出了大洞,最大程度的能保證船不沉。

排水量在一千二百噸,吃水十二米,有優異的續航能力。

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戰艦。

每艘甲級戰艦。

海軍士兵兩百二十名,二十名海軍軍官,二十五名水手,二十名見習水手,40名炮手。

艦長一名,對應陸軍千總。

副艦長兩名,對應陸軍副千總。

“茲,委任沉有容,為黃海艦隊司令。”

“茲,委任嚴中正,為東海艦隊司令。”

“茲,委任李二,為南海艦隊司令。”

“茲,委任周苟兒,為第一分艦隊指揮使。”

“茲,委任葛世峰,為海軍陸戰隊指揮使。”

……

原來的三桅炮艦,中型甲板戰艦,稱之為乙級戰艦。

原來的大型戰船,重型戰船,稱之為丙級戰艦。

以九節航速為標準。

三大艦隊,甲級戰艦十艘上下,乙級戰艦二十七艘到三十五艘不等,丙級戰艦五十艘到九十艘不等。

全軍合計戰艦三百二十艘,海軍三萬五千人。

標準作戰編隊為一艘甲級戰艦,兩艘主戰乙級戰艦,五艘護航丙級戰艦。

一個編隊長為九百到一千一百人之間。

三大艦隊在渤海天津港接受檢閱。

寬廣的看臺上,有科爾沁草原官員,喀爾喀草原官員,察哈爾草原官員,衛拉特派遣來的使者……

朝鮮國王使者,朝鮮官員,日本幕府使者團,以及倒幕聯盟使者團,琉球王國國王。

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