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凱旋!(第1/5頁)
章節報錯
均衡的復甦日新年是在煙花爆竹聲中度過的。
老均衡人都習以為常,手中端著吾主所賜美酒,璀璨煙花映照下的臉龐,斜眼露著幾分戲謔,看向一旁的二傻子……
二傻子大多是新均衡人。
他們從未見過如此絢爛的色彩,與組成各色花型的火光,千言萬語化為一句,“此為神蹟!讚美均衡!”
時間已是均衡9年。
均衡坐擁40餘萬人口,3座主城;另有2座將在開春後動工。
一座繼續向南延伸,將建設在3號主城斯托克頓與弗雷斯諾縣之間的中心位置,為後來開發弗雷斯諾縣打下基礎。
加州中央谷地有大量土地可做農業種植使用。
更別提弗雷斯諾縣西部就是聖華金,為石油儲存的所在。
同時,此地東部還是“優勝美地”山谷的主要出入口之一,有一條開闊地為大路。
後世修建公路連通弗雷斯諾與歐文斯谷地,將兩地農業資源集中。
其中另一層意義是加州的引水工程,將優勝美地山谷中的幾大澹水湖泊水源運輸至洛杉磯。
不過周黎安不打算改動歐文斯谷地的水資源。
後世歐文斯谷地水源枯竭,引水工程便荒廢了,後續還是依靠科羅拉多河的支撐。
發展初期的人口不穩定暴漲,導致了資源失衡的局面。
因此才拆了東牆補西牆,但此法不可取。
毀了一個歐文斯谷地,也不過幾十年的水資源利用,但其後果是不可修復的。
有多少資源幹多少事。
資本主義以個人利益為先,很多時候聯邦當局也限制不了州內法律。
南加州居民為自身利益發起引水工程呼喚,政府也為自身稅收立即響應,畢竟居民物質提升,也是州政府的成績。
而均衡是共同生產。
共產社會下,萬民一心。
整個美國都已納入囊中,洛杉磯資源不足,那就沒必要按照後世版圖為開發目的,可以轉而發展其他地區。
現世美國的發展脈絡,就是均衡最好的參考答桉。
揚長避短。
如舊金山開發……
有系統【天氣預報】地震監測資料在,未來400年至少有200餘次大地震發生,平均每年搞2次。
即便到了19世紀,1857年一次7.9級直接讓大城成為廢墟,城市剛剛重建的50年後,又來一次8.3級。
現代後就更耳熟能詳了,46級隔幾年震一次。
有這些資料在,何必遭罪呢?
當然,海港城市開發是戰略意義,但就沒必要作為金融中心城,不如改成工業城市,規避開那些高樓大廈,這叫因地制宜。
另一座待建主城,被定在內華達州的斯帕克斯。
距離均衡150公里。
其城市定位是礦產資源開發,為均衡工業起步的基石。
神旨降臨。
各部長老謹遵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