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現代人降臨古代,他的精神層次足可對古人造成降維打擊的效果。

更不要提系統在手。

神祇之名,不可動搖。

一番話從鄉老口中道出,與從文名驚世的大賢口中道出,是天差地別的效果。

而若是神祇箴言,便可流傳千古。

這一刻。

周若男將箴言記於紙上,待歸返神國後,必將載入《均衡聖典》。

鄭和等人也將其深深刻印在心中……

縱有千百人曾以賢文詩詞反思千古,細數歷朝歷代君王得失,引以為戒。

卻也遠不及神明箴言,大道至簡。

反思?

反思後又有誰真的去更正?

不過是一錯再錯,令盛世衰敗,又重蹈覆轍,墜入永恆輪迴。

彼時之南宋,為什麼不能是未來之南明?

細思極恐!!!

不知過去多久。

陡然間,鄭和佇立而起,健壯身軀挺立的筆直,他學周若男這些天的模樣,雙臂貼懷,深深鞠躬,又順這動作,跪拜而下——

“神明在上,請受凡人鄭和一拜!!”

此情此景。

周若男渾身上下的細胞都彷彿跳躍、沸騰,臉頰滾燙,又開始記錄此間情形。

雪女已然回頭,會心一笑。

因他知曉,這一次跪拜,是為全心全意的虔誠信仰。

“我願信仰均衡,奉您為心中的神主!”

“更謹記無上神明的教誨……”

“但請神明寬恕我的罪,我曾立下誓言,此生要盡心盡力,服侍永樂皇帝陛下!”

“可從今日起,我必在心中留下崇高的地位,日日夜夜讚美均衡的聖名!!”

在他身旁。

王景弘等人呆滯,又勐地反應過來,連作相同的動作——

“吾,王景弘……”

“吾,陳珂齊……”

“吾……”

“敬拜均衡,奉您為神主。”

所有人意志共鳴,皆是至誠的跪拜行禮。

他們眾人信仰頗雜,如鄭和就將“道佛回”三教通吃。

一群太監、指揮,於兇險海上縱橫,也需有信仰歸處,才可得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