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5】三道旨意(第1/5頁)
章節報錯
片刻間。
這些斯瓦希里人的信仰已被顛覆。
但並非是因他們信仰不堅。
一個很淺顯的道理。
王座只有一個……
先帝已駕崩,臣民不可能對其靈位奏疏章程;
而新皇上位,卻是佇立眾人眼前,可繼續開創偉業。
或許有老臣民因先帝駕崩而心灰意冷,鬱鬱寡歡,離朝歸鄉。
但這種情感羈絆來源於「先帝曾存在過」。
可安拉呢?
安拉從未顯現。
那至高的神座,始終處於空缺,她存在的概念只源於信徒的個人幻想。
而有一天,有一個存在輕而易舉踏上他們由精神幻想中堆砌出的「至高神座」,那這神座就有了真正的主人。
從而也延伸出另一個問題——
神祇到底是什麼。
實則就是滿足人們美好期盼的心靈寄託。
世人對神祇的幻想永遠是正面的,引人向善,仁慈康慨,公平公正。
卻從沒有一個邪惡的存在,能夠收穫大量信仰。
因為一個基礎邏輯擺在這兒。
邪惡的存在真有那麼強大,早就統治世界了,一個凌駕於人類種族之上的存在,難道還不能輕易作到這一點嗎?
如果不行,那邪惡的神就是虛假的,並不存在的。
反而到了真神身上,人類又開始雙標。
真神不顯現,是有特殊的緣由。
真神不賜福,是我們做得還不夠好,不能讓她滿意。
他們卻從不套用「邪惡存在」的那一套道理,真神若真的存在,世界早就和平了。
所以。
周黎安一直以來做得,都是在滿足契合人們對原始崇拜的幻想。
賜福、造物。
先是食鹽、武器、車馬。
然後到知識恩賜,開闊子民眼界,並勾勒出「均衡將締造一個完美世界」的終極目標。
有了目標,就有了後續的慾望追求。
而想要達成這一切,子民就離不開均衡。
眼下。
大概就回到了初次降臨北美的時候。
馬林迪王國,就是高配版的莫多克人;周黎安只要滿足他們對神祇的幻想,就足以顛覆他們的信仰。
從天而降,揮手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