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人活像是一箇中小型豪華旅遊團。

剛坐大飛機落地,品嚐一頓“奢侈級美食大餐火鍋”,又換乘直升機作觀光遊覽。

雖說他們都知曉此行意義重大,但在未得見大明船隊前,心中對舊土一草一木的好奇,更佔據高峰。

H225的額定滿載是19+2。

座位內飾裝修都被拆除,十幾人登上飛機一樣顯得很寬敞。

當螺旋槳掃起颶風,均衡聖器升空。

馬裡帝國如今的首都名為“尼亞尼”,後世已無遺蹟留存,史學家只給出大致方位,位於大河平原。

因為當下的馬裡帝國,已是搖搖欲墜。

從五十年前開始,馬裡王位之爭就頻繁引發國中亂象,極大衰退國力。

其下臣屬的多個王國、大氏族懷揣異心。

其中以“桑海人”為首,在14世紀末宣佈不再臣服馬裡,並迅速在尼日河沿岸擴張,吞併土地。

若按原本歷史軌跡發展。

19年後,馬裡帝國將徹底湮滅於塵埃,這片大地的主人,將改名為“桑海帝國”。

起飛後,周黎安的聲音就透過機艙內的通訊裝置,傳至眾人耳中。

如同觀光導遊,講解著“馬裡帝國”的歷史與曾經極度輝煌的歷史。

“‘曼薩穆薩’曾是馬裡的雄主,坐擁這片大地,乃至同時期世間最富裕的三座黃金礦脈。”

“他於‘均衡前76年’朝聖‘安拉聖地’麥加,沿途揮霍無數的黃金,令阿拉伯世界聞名。”

“同時期,兩大舊土世界,超過一半的黃金,都出產自馬裡帝國……”

“但這一切的輝煌,都將在不久的將來落入塵埃。”

與導遊講解不同的是,周黎安為均衡真神,能見未知的未來——

“19年後,桑海人將以桑海帝國取而代之。”

“但桑海帝國繁榮也只能維持百年,他們的遺民與後繼者,終會被邪祟入侵而覆滅。”

眾人靜靜聆聽,心中有無數疑問盤旋。

周黎安沒給他們發問的機會,因為此時正在駕駛飛機,尋找“尼亞尼”的所在。

沿尼日河一路向上。

終於在一個多小時後,他見得這一路尋覓而來,所能見到最雄偉的城池。

如何辨別其“首都”的特性?

只要看出入城中道路的繁忙程度,以及“馬匹”“駱駝”的數量。

於撒哈拉南方,沿海森林、平原地區,騎兵是最好的戰力。

又因其珍貴稀有,馬匹很少被作為畜力勞役。

非洲是災病之巢,一種名為“舌蠅”的吸血昆蟲,是畜牧業的致命殺手。

馬匹患病率居高不下。

追溯數百年前,馬裡帝國的前一位大地之主“迦納帝國”,他們所擁有馬匹的地位,甚至遠高於人。

一匹馬須有三位侍者照料,飼養成本極高,但這也是無奈之舉。

馬背上取天下,在舊土各地區都是通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