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杯碗,呵呵。”

均衡。

神殿內,神座上傳來周黎安的笑聲。

當他睜眼,雪女便疑惑問:“主人,什麼杯碗?”

周黎安緩緩搖頭,瞥了一眼殿內的眾人……

已是深夜,十幾人卻聚集一堂。

所為的正是確認遠行非洲的最後名單。

小花主持神國事務,走不開。

而此行主事的隊長,便成了“周建業”。

周建業是跳魚的名。

即便他不怎麼喜歡這個名字,心胸還有大抱負,期盼立下功勞與榮耀,得吾主真神的賜名。

但神國上下戶籍造冊,人人不能免俗。

跳魚本是莫諾人。

在均衡鐵騎首次“出征演習”時,成為牛屎的弟子,一路修習法則奧義。

第一次遠征凱旋後,跳魚為“印刷研究小組”組長。

一邊主持《均衡新聞報》的印發工作,掌握神國內宣大局。

一邊拓展業務,造物研究各類農用器械、水車、馬車、犁耙等。

同時招募無數工匠、水利人才。

可以說,神國修路造橋,全依賴“印刷研究小組”的人才支援。

草臺班子初創,就沒有作職務細分。

未來肯定要細化工作分類。

印刷小組變作新聞局。

民用、農用器械研究小組獨立。

修路造橋的工匠成立交通局,並將“機械聖器車隊”收入其中。

所以,跳魚的職責分量很重,為小花左膀右臂之一。

周黎安帶他前往,除了寄予厚望要大力培養外,還有另一則安排。

而對跳魚來說。

這就是他要立下功勞與榮耀的契機!

跳魚後。

周若愚、周若男兩小隻不提,這是下一代人才培養計劃中的代表。

接著是四名“火藥研究小組”成員。

皆為第一批聖殿山修士中的翹楚。

再有,新成立“船舶研究小組”組長,周魚繩帶三人。

“法則醫術研究小組”組長,周望山帶三人。

最後算上雪女,共計14人成團。

周黎安目光在他們身上一一掠過,心中也作了最後的盤算,覺得再無遺漏,才道:“都準備好了嗎?”

小花跪拜道:“吾主在上,一應遵您的旨意,準備就緒。”

其實一眾人沒什麼可準備的。

周望山自從接罪王迴歸後,就開始熟練注射與基礎醫學常識。

均衡法則聖殿還未第二次升級,因此一應“醫學法則”都是周黎安整理,親自傳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