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神之喜惡(第1/6頁)
章節報錯
均衡主城。
神殿內。
高臺傳來吾主平靜而不失威嚴的聲音——
“審判之軍已出山丘城。”
殿內眾人的目光都被吸引,仰望而上,神情中燃燒洶洶戰意。
雖遠隔千里,但他們的意志彷彿與數萬大軍在一起。
眼見吾主對大軍征途沒有多餘表態,小花拿出已準備好的書冊呈上,道:
“此前霍霍坎部四萬子民,已遷往11號大城,十城子民剩97萬餘眾。”
“動遷部族名單,多以抽籤方式選取,但有霍氏族人賜名在前,也有部族主動願意前往,想要立下功勞,得榮耀的賜福。”
遠離神國與吾主真神所在榮耀之地,多數人是不願的。
不過有霍霍坎人為表率,還是說服了一些人願意遷往新城開荒。
周黎安得見名單,不少是當初東部各州的原住民。
他們熟悉當地環境,對建設新城之事更有利,如今也算是重歸故土。
雪女看一眼書卷資料,又問:“總計7萬人?”
小花頷首道:“是的,巫,7萬人是首批。”
她命人鋪開大地圖冊。
“7萬人將分為7部,建造七座大城;大致位置暫時選定為2834號大區。”
“以第一次遠征,以及從各部原住民所掌握的環境資訊來看,這7處大區都極適宜種植‘神農稻種’。”
“具體建城地,還需法則修士進行實地考察。”
“不過以3134號大區為例,四大區有大河流經,建城地便儘量以大河沿岸為首選。”
“既可為灌溉之利,也能方便河道運輸。”
所為大河,自然就是密西西比河。
3134大區分別為密西西比、路易斯安納、阿肯色、田納西。
後世,四州分界本就是以密西西比河劃分,大河於四州之間穿過。
水稻種植離不開灌溉。
而阿肯色、田納西在北方,大河又是自北向南本流入海;糧產豐收後,恰好可以順流而下,送至路易斯安納。
最後,無論是走陸路送至隔壁的德州12號大城。
還是開發海路,走墨西哥灣沿岸至城邦聯盟所在,都極為便利。
剩餘三地,28、29、30則為佐治亞、佛羅里達與亞拉巴馬,三大區同樣靠海,只要滿足了大城的自給自足,便可向外輸出。
15世紀,舊陸各國動輒引發饑荒厄難。
更別忘了,名為“小冰河”的氣候巨獸,還未真正張開它的血盆大口。
以後世軌跡。
阿茲特克也遭受災情,賴以生存的玉米田遭遇霜凍,各城邦國以人為食。
現在著手興建7座農業主城,就可提前積蓄食糧,度過那關鍵幾年的災情。
小花的眼光長遠,考慮周道,倒是無需周黎安多餘操心。
只是提點一句,“後續遷徙名單也要儘快選出,7萬人分7部建城,速度緩慢,且還有南方子民臣服均衡,大城秩序、文教都需人手維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