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體系升級(第1/5頁)
章節報錯
等聖殿山修士到來前。
周黎安繼續翻看報紙,不得不說法則修士給人帶來的驚喜,遠超想象。
先說人口統計。
之前只是粗略作過上報,並且沒有追蹤更新。
如當初各部抵達均衡,作過一次清查就沒下文了,後來各部出生、死亡人口,都沒有進一步增減。
現在,均衡貢獻點直接與利益關係掛鉤,且更重要的一點是物資定價。
需知曉各地區部族的人數,以確定他們的物資需求傾向,才能制定供銷社商品的兌換價格波動。
愛吃魚的人多,魚少,價格要適當上調。
簡單的數學問題羅列出來……
無需周黎安去指點,法則修士自己就會尋求解題法,將已知條件明確。
人口數量變化,就必須要掌握。
其次,賜名問題。
還是與均衡貢獻點賺取、使用掛鉤,如果沒有實名制,也沒法進行統計。
周黎安遲遲沒有賜名全國,也是擔心子民接受能力有限。
不過藉此次機會,完善普查與實名制工作,算是順勢而為。
想兌換物資,就得學會記名。
不求子民們能完成掃盲,至少要會寫自己的名字吧?
當然,整個過程一定是繁瑣困難的,是對整個粗糙原始的神國架構一次重大考驗。
但還是那句話。
失敗是成功之母,一次次失敗積累出的經驗,會讓子民越發開智。
對於此情此景。
周黎安心中是欣慰的。
手底下有人才了,就不需要他一步步指點。
自我探索很重要,否則懶驢上磨,不趕不會上道,均衡的未來發展堪憂啊。
許久後。
各部長老、聖殿山修士齊聚。
最高長老殿在此次事宜中完全是象徵意義般的存在,主體研究探討,全由聖殿山與各城均衡學院完成。
畢竟長老們大字不識,道理不通。
反之對法則修士而言,算是均衡文化人第一次首秀,登堂入室了。
未來會逐步取而代之。
他們將書寫好的資料檔案呈上。
密密麻麻的設計方案顯得極為凌亂,若非以現代人思維的上帝視角能俯瞰全域性,知道那混亂類目條框中想要表達的意思……
即便是雪女,因為沒有參與到方案設計當中,見得紙面文字,也只有頻頻皺眉,如讀天書。
眾人見得吾主審閱,屏氣凝神。
大殿內落針可聞。
唯有周黎安拿著鉛筆,在紙上勾畫的窸窣聲。
他將凌亂的資訊框架畫圈,以1、2、3的數字方式標記,便於分門別類,令紊亂逐漸變得有序。
雪女在旁觀看,聰明如她,立即招手,命人送來紙筆,在旁對照主人標記,將計劃方案重新整理出來。
整個過程耗時極長,但等結果出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