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從一坨牛糞開始(第1/5頁)
章節報錯
6號大城礦區。
十餘座土高爐拔地而起。
每座土高爐以12名法則修士管理,每人配10名學徒工,成年工匠若干。
因此眼下的畫面就很滑稽。
十幾歲的少年,甚至剛剛十歲出頭的孩童,竟然有模有樣領導著一群成年人幹活。
而一群成年人對此並不排斥,反而言聽計從。
畢竟,均衡萬民皆知,聖殿山的神聖。
他們不知什麼是天之驕子,卻明白這些聖殿山下來的法則修士,皆為“吾主真神的寵兒”。
又如“小花總”,小小年紀重權在握,所有人都覺得理所當然。
因為,這一切都是吾主真神所賜予的。
同時周黎安也沒有規範劃分年紀之事,除了未經成年禮者不得飲酒,其餘怎麼隨便怎麼來……
有能者居之。
畢竟均衡還一窮二白。
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若無均衡創立,各部落中十來歲的少年人,已都成為獵手,或不能參與野牛狩獵,也需狩獵野兔、火雞等小型獵物。
此時,高爐點火。
周黎安離去幾日,他們已按法則密卷,提前燒灼高爐加固,並製成土風箱。
風箱以野牛皮膨脹按壓送風。
風爐被加長加寬,同時在風爐中段,進行風爐管道的加熱,燒高爐的同時,也要燒風箱,提高送風溫度。
如常見影視劇中打鐵鋪內,總有一個學徒工在老師傅催促下瘋狂拉風箱,送風提供燃燒效率。
但常溫空氣輸送,會導致爐內溫度瞬時降低,無法達到蓄熱的需求。
高爐溫度不夠,出鐵除渣效率低下,古代所出生鐵含碳量過高。
因此就有了鐵匠鋪不斷摺疊鍛打,剔除雜質的辦法。
整個鍊鐵過程非常枯燥。
但對法則修士而言,這是他們所修習的一種造物術,心潮澎湃。
即便雪女都不免話癆起來,忘記保持嚴肅巫的形象,“主人,他們能成功嗎?土高爐鍊鐵所需技巧複雜,密卷中有寫,雖步驟完整,但需按實際情況總結,進行鍊鐵過程的微調,即便如此,出鐵質量也非常低下……”
“除非建造大型土高爐,燒磚堆砌,不過所需燃料就會加大,以均衡現有的運輸力,6號大城需分出3成以上的人,投入到煤礦運輸當中。”
雪女時刻侍奉左右,所掌握知識全面。
如中美探索,她每天在飛機上就是不斷學習,事後再與牛屎三人傳授時,進行復習探討。
假設沒有審判,有牛屎、小花的帶領,各研究小組的進展說不定會生出驚喜。
土高爐燃燒率不夠,那就要加大燃料消耗。
煤炭均衡不缺,缺的運輸力。
但正如雪女所說,如果要修建大型土高爐,整個6號大城的運轉都將遭受影響。
從工程效率來看,回報比太低。
周黎安道:“這只是實踐過程,需給你們一個還原鐵的概念,待掌握關竅,吾自有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