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走了許久。

越過幾座山丘,在一處低窪盆地,周黎安看到了部族的全貌。

盆地有水源,高山上的溪流在此聚集起小湖泊,很清亮。

尖頂的牛皮帳篷,木質骨架。

不少帳篷前晾曬的棉麻服飾,顏色是豔麗的。

美洲種植棉花的時代很早,毛紡與棉紡技術非常發達。

然而,整個部落沒有任何一輛人力工具車。

周黎安看到青壯將野牛早已解剖乾淨,只留下乾淨的骨架被遺棄,肉與皮毛,包括死者的屍體,是被人們扛回來的。

美洲原住民並沒有發明實用性車輪,一直是個爭議點。

原因是他們沒有合適的牲畜用以勞役。

野牛這種大型動物根本無法馴化,體型龐大,重達一噸以上,即便是狩獵都存在極高危險性,更別提是活捉與馴服了。

周黎安一路上都在觀察,收集著資訊。

他們大部分人瘦弱,也有一部分很健壯,溫飽肯定不成問題,瘦弱的根本是營養不均衡與疾病、寄生蟲的問題。

就如同許多人說,北美的古人日子過得太好,所以不思進取,才發展緩慢。

不過如今已是農耕時代。

周黎安看到了種植著玉米、南瓜的農田,圈養的火雞與山羊。

諷刺的是這今後竟成為歐洲殖民者定居北美后,聖誕夜習俗的晚餐。

“可惜沒有辣椒和孜然,孜然羊腿,永遠的神。”

辣椒產地在中南美州,或許有零散的遊牧部族貿易已經交換到了這種香料,但很難在凌亂的遊牧區進行普及。

【為什麼你來到這裡想到的第一件事是吃的?難道不是看看他們有沒有黃金?】

【而且你好意思嗎?來吃窮鬼們的食物?】

周黎安:“你好意思嗎?我們無法溝通,怎麼要黃金?至少開放一種語言給我用啊!”

【不要1288,不要1099,只要998,只要998……】

“閉嘴吧!”

周黎安其實也很期待,會不會有人送上禮物……啊,不,是為神祇獻上祭品。

他們獻祭的,周黎安換成錢,還會反哺回來……這叫恩賜。

建國還太遠。

首要問題是,解決自身財富自由的問題,啟用系統正式版。

有了錢,一切就都好說了。

老太太走路很慢,她應是部族內的祭祀、巫醫,當她攙扶著周黎安緩緩前行時,就沒人敢逾越半步。

整個隊伍很安靜,又很躁動,躁動的是人心,與熱辣辣的目光。

昨晚。

搜尋的小隊找到了少男少女,聽說了發生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