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應天府。

小院中吾主與巫降臨;

大長老與庫克莫都已是大明人的打扮,又學大城中一些異邦客商的樣子,圍戴頭巾。

畢竟二人長相過於特別,為了低調考慮只能這麼打扮。

只要不與外界過多社交接觸,也不會觸犯什麼宗教忌諱。

而街坊鄰里對此也都見怪不怪。

巷弄裡多了兩個胡商還不是很正常,大明禁海,但也有經陸路來到京師的。

聽說西安府胡商更多,有的人還取了漢人名,在大明紮根。

京師如今在南京,異邦客商數目自然龐大,更別提還有“四夷館”設立,各國使節、僕役、侍衛加之一起,也是一個驚人得數字。

“近來可有什麼變故?”雪女發問。

因她是凡人,不似吾主真神能洞徹世間萬物。

大長老小心翼翼瞅了一眼周黎安,就發現吾主一幅瞭若指掌的模樣,才對雪女道:“大明艦隊應還未歸來,不過已有快馬來信,到岸就在這幾天。”

“四夷館近來已經開始大肆採買,以方便接待各國使節……”

“另外,我還聽說大明皇帝並不在應天府,明廷內為太子監國。”

“更多的事情就不知了,庫克莫原本提議,想以公子所賞賜寶鈔,租一間茶樓買賣,便可以探聽各方訊息,但我又怕過於聲張。”

雪女頷首,又請教似的看向吾主。

周黎安道:“朱棣還在順天府,他北征戰事暫緩,但也憂心忡忡,還怕瓦剌詐降反撲,且有與瓦剌各部談判諸事。”

“這應天府倒沒什麼可須要注意的,太子朱高熾命比紙薄。”

大長老、庫克莫聽後都是驚了一下;

難道這一國王子就要亡殆?

周黎安自不會解釋太多,又有趣的看向庫克莫:“說說你想開茶館的想法。”

庫克莫連忙站直了身體,開始用漢語稟報。

一個月時間,他法則修習都沒有放任。

既有吾主與巫賜下的法則秘典,可以系統化提升法則境界,還有合適的語言環境進行練習。

如今已能帶著些奇怪口音,磕磕絆絆道:“就像莫老說,茶館可收集情報,不至讓我等一無所知……”

“就如在谷地,各城邦國商賈多是探子,讓資訊傳遞互通,既知商事,也知戰事。”

“而我更好奇大明行商貿易之法。”

“這裡與谷地不同,以物易物較少,多是以銅錢作為價值衡量,這與谷地的羽幣類似……但谷地易折損,而銅錢堅固,是一種不錯的交易辦法。”

“我在神國12號大城見過‘均衡供銷社’的執行情況,子民只需憑‘貢獻點’的紙票就可兌換物品,也非常便捷……”

“這就好像那寶鈔,只憑一張皮紙,就能買到想要的一切物品。”

周黎安又問:“那寶鈔和紙票有什麼區別?”

庫克莫立即答道:“寶鈔可以買賣,而紙票只能買……就是兌換。”

周黎安聽後非常滿意,所謂實踐出真知,說得就是此情此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