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已經有了寫實畫作,追求人物形態細節,但後世存世不多。

能被寫實畫作的物件,非富即貴。

但這類人的長相實在不怎麼順眼,寫實方向則又開始像人物氣質發展——

為了遮醜。

包括雕塑、雕像,也有藝術成分加工,符合當代人審美。

而眼下。

吾主真身神像一出,震驚眾人。

完全按照周黎安樣貌1:1復刻,活靈活現,栩栩如生。

木雕本是樸素的,可搭配如此雕工,就被氤氳出一股玄之又玄的神秘色彩。

此物刻技鬼斧神工,宛若渾然天成,不應為凡間所有。

別院內,眾人氣息剋制,心頭都蒙上一層敬畏。

“王爺。”王妃輕喚,她其實並不想說什麼,只是震驚興奮情緒使然。

朱權深吸一口氣,安撫她:“沒事了,陪著烑兒好好歇息,這雕像我先帶走,請諸位道長瞻仰,看是否能得一個出處。”

“若烑兒睡下了,你再與陳公公將今日發生之事贅述一遍,不要遺漏細節。”

王府管家自然是太監,否則入不得內宅。

王妃應了。

也知曉事關仙家,王爺要查探真相。

而無論如何,烑兒已經康復,還得仙家青睞,未來一定有大福氣。

朱權帶人離去,還帶走了吊牌項鍊與雕塑。

王妃沒有怠慢,讓奶孃哄著孩子,就說起今天的詳細經過,逐筆被記錄下來。

此時已經入夜。

法會雖止,一群道門修士、長老都還未離去,因為本就在要王府作法七日。

朱權安排人準備晚宴,就帶一群道長來到正殿,請人搬桌,將那神像擺置——

“諸位可認識此像?”

“可是道門哪位仙家的尊榮?”

一應人面面相覷,都迎上來觀看。

毫無意外,眾人皆被雕工所震撼,而待震撼之後,就是不解——

“王爺,為何說此像為道門仙家呢?”

“此像主人並無道髻,也不曾穿著道袍。”

眾人頷首。

更何況,這世上有幾人見過仙家?那宮觀裡的仙家塑像不都是一代代傳承下來的?

朱權還是問:“就無人認識?”

“……”沒人開聲,也不敢輕易糊弄王爺。

朱權就讓人收了神像,佈菜開席。

席間他就頗為沉默。

桌下拿著拿吊牌端詳。

他之所以認定“仙家”出自道門,一共兩點:

王妃、門迎說辭都稱,二人身著道袍。

其二,這吊牌圖案標識,不就是太極陰陽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