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8.徐皇后:不該看到的一幕(第1/2頁)
章節報錯
四五月時,江南一帶的新蠶便佔據了大明南直隸,朱雄英和朱柏等人商議完遼東的政策,在御書房閒聊。
守在門外的王景弘傳旨說皇后娘娘到了。朱雄英看向徐妙錦:“皇后來可是有什麼事?”
徐妙錦對眾臣說道:“陛下,這北方的夏糧還差一個月就要收割了,但是北方陰雨連綿,只怕是收割延遲。那邊的蠶繭也運不過來。
若是今年繳了春糧,但百姓便只剩下僅有的口糧,他們該如何熬到九月的秋糧?如此一來,是南糧北運,還是從陝西的漢中平原等地買糧,糧價又是幾何,都要知道清楚。
陰雨空閒時間,那些蠶繭她們可以處理,但是百姓沒有途徑,朝廷若是不出面幫解決,只怕又會遇到困難和饑荒的。”
朱雄英道:“皇后的意思是?”
“臣妾的意思是,陛下,大明今年的糧賦可否到明年一起徵收,如此一來,百姓有糧食度過,朝廷也不用到時籌糧。”
“可是朝廷的糧稅便少了?皇后可知道。”朱雄英思考後,提問:“這個該如何解決?”
“陛下,臣妾以為可以去蘇湖地區先買糧,看起來朝廷吃虧,可實際少了今年運糧稅南下的費用,拿來就近買糧食,一來百姓不交糧不饑荒,二來朝廷無形中又是能節省下一筆的。”
眾臣聽後也點頭,今年雨水多,糧食不按時收割會爛掉,到時候不僅糧稅難收,收上來又要運,運回來不久,假如北方缺糧又得朝廷賑濟,南糧再運北方的話,又得無形花銀子。
徐皇后這一招,可直接從根源解決掉,還能讓百姓念著朝廷的好。
皇后這個主意不錯,但是她又是從哪裡知道北方連日雨水。
朱雄英疑惑著道:“皇后,你這些訊息是哪裡來的。”
“回陛下,臣妾趁著春日,命人去尋黃道婆的徒弟,雖是江南人,卻去瓊州做道士,一生對棉紡織很有經驗。
臣妾想讓宮裡人去找找,定能尋到些東西,到時候也該改善改善咱們的織布紡紗了。”
朱雄英道:“朕不是之前改良過織布機嗎,怎麼不好用?”
“是因為……”徐妙錦看了眼身邊的文臣,又道:“晚些陛下便知道了。”
朱雄英對眾人哈哈大笑:“皇后如今也學會賣關子了,大家今日辛苦一些將大明直道的規劃書寫出來,待會兒膳房會給你們送飯。”
“臣等謝過陛下。”
“告訴太平府,鳳陽府,給朱雀衛和青龍衛打造裝備的事,也明日送份規劃書,多久完成,別跟朕在這裡磨嘰拖拉。”
眾人十分驚訝,沒想到今日竟然能吃上陛下御膳房的飯菜,但是很快他們就發現,粗茶淡飯而已。
朱雄英還是不忘記詢問徐妙錦,到底有什麼好事要告訴自己,在他追問下才聽徐妙錦道:
“阮姐姐和衛妹妹都有身孕,臣妾覺著織布太累,想著不讓她們再去做這些事,又想讓其他宮女加快程序,因而才想起尋找黃道婆的後人。”
“不是專門設定了江寧織造局?負責百姓蠶繭與刺繡,難道是那些狗孃的商戶又給百姓亂加價?”
朱雄英除了織造局,又專門為了修直道而建交通局,專門負責道路維護和分配護養。
秦朝都可以修直道,大明更應該學習效仿,不能越發展越倒退了,想到這裡又問道:“有身孕多久了,皇后若是不說啊,朕都不知道,多賜些補品給她們,皇后辛苦些。”
“臣妾已經送過去了。”
想起廢殉葬的事,徐妙錦知道方孝儒已經北上,只是不知朝中是否還有官員在反對此事,但是她也不好多去過問的。
看樣子,應該是鬧得沒有之前那般兇了。
朱雄英忙碌之餘,又親自給徐妙錦了一道關於織造的詔書,昭告天下尋找懂織布,紡織的女子。
在男耕女織的時代,提升百姓經濟同時,也該利用好先天優勢,不得不說漢家百姓種地勤快,這些女人織布也是一流。
尤其是蘇繡,湘繡,蜀繡,都是十分不錯,甚至可以作為大明與各番薯國的交易往來商品,這些都可以作為大明朝的經濟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