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八月,北平府,空氣乾燥。

校場上塵土飛揚,兩面大旗迎風飄揚,一旗寫燕,一旗寫棣。燕王朱棣親率精騎在校場練騎術。

幾排鐵盾忽然出現,阻擋住三騎前路,即將撞上時,騎兵幾乎沒有絲毫猶豫,如一柄彎刀鋒利的轉頭,穩當的轉彎,絲毫不亂。

整齊,訓練有素的鐵騎正是燕山三護衛中的鐵騎,朱棣今年三十三歲,洪武三年封燕王,十年後就藩北平,成為戍邊的塞王之一。

場外站著年輕婦人,面板光滑有彈性,風姿綽約,正是朱棣正妃徐氏,有三子五女,與朱棣感情十分深厚,朱棣雖有側妃,所愛唯有徐氏一人。

朱棣從校場出來,燕王妃徐氏已經站在場外侯著,取了毛巾幫朱棣擦掉臉上的灰塵,笑道:“王爺,京城有人送了信來,有好訊息與壞訊息,王爺想聽哪一個?”

“俺都行。”朱棣聲音如洪鐘。

徐氏嘆息道:“大嫂惡疾,薨了。”

朱棣愣了愣,端午節不是還能吃能睡能作的,怎麼突然薨了,隨後又正色道:“俺聽好的。”

“陛下讓我們萬壽節進京,高熾和高煦他們也去,安成和咸寧她們也得帶上。”徐氏雙目溫柔如水,望著自己的丈夫,等他做決定。

朱棣把毛巾丟給朱能,道:“那就去早些,本王正好安慰安慰大哥。”

徐氏道:“聽你的,我們去了就住在國公府算了。”

朱棣點頭,徐府最初是朱元璋打應天時住的吳王府,後來給了徐家作為府邸。

“對了,上個月北平城指揮使送了兩條純正的白狐狸皮,俺尋思王妃你一條,再給妙錦一條。”

徐氏笑道:“當然好,這次正好與大哥妹妹她們聚聚。只是指揮使為何送你狐狸皮?”

朱棣哈哈笑:“王妃你聰明啊,徐氏有佳女,知書達理,姿容秀麗,想讓你做媒給妙錦定親事,過兩年她就到了出閣的時候。”

徐氏點頭:“去了應天再說,我們要為陛下準備什麼禮物才好,臣妾想著該給允熥,允炆他們也帶件禮物,大嫂剛薨,孩子心裡難過。”

“你多帶一件給另一個孩子。”朱棣想到周乾,但是他沒有多說。

徐氏不是多嘴之人,點頭去安排十月理北平府事情的人。

………………………………

開封府累年災害,黃河氾濫,朱橚最開始就藩嚇到了,跑回鳳陽,被朱元璋呵斥後,又乖乖回去。

城外低窪灘塗,朱橚命人將新找到的野菜種類挖了出來,隨後捻起菜葉子嚐了嚐道:“味苦澀,記下來。”

“是,王爺。”

隨後其他幾種野菜被周王朱橚連土放到籃子,見到田裡有百姓,命人去問這種野菜他們吃過沒有。

百姓認識的野菜比較多,如何吃才能下嚥,也有方法,朱橚坐在田頭邊問邊命人記錄。

朱橚不喜歡遊山玩水,喜歡到處挖野菜試吃,好的移栽,還學著馬皇后開了塊菜園。

後來建文登基,將朱橚流放到雲南那邊,他開始研究種植草藥,和府裡的大夫一起編寫了《袖珍方》,分為八卷多,收錄偏方三千餘種。

回到府中,朱橚命人伺候洗漱。

“王爺,今日挖的這幾種是否移栽至菜園。”

朱橚道:“先取一些嚐嚐,把今日和百姓說的吃法記下來,命人做出來嘗後再做。”

周王府長史點頭,帶今日回來的老農去請教。

最後移栽到菜園裡面,朱橚想多尋找野菜給開封百姓用,到了饑荒時不至於餓死。

畢竟這裡場面災害,近幾年水患更加頻繁,早就沒有了北宋都城時的那種繁華。

“王爺,京城來信,讓您萬壽節便到京城。”周王妃馮氏柔聲道:“正好回去看看我爹。”

馮氏是馮勝的女兒,也是周王的正妃。

朱橚接過信通讀後道:“大嫂突然染了惡疾,萬壽節都要進京?今年父皇難得要大辦。”

“那留下有燉理事。”馮氏提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