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製造局正式開工(第1/2頁)
章節報錯
當楊雄他們聽到太孫說的四倍,立刻點頭,也清楚的感受到太孫給他們的容忍,大家立刻動身。
為何?那就是他們怕太孫萬一到後面反悔,四倍他們願意。
糧食很快成車的運來,有銀子的拿銀子,沒現銀的拿寶鈔, 眾人手腳麻利的去收拾,生怕耽誤。
太平知府賈志和那幾個山賊被押往京城。
周乾並不想與他們浪費時間,命人按照真賬簿對應,登記下來,全部送回京城。
五月在太平府駐留,在眾人的努力下, 精鐵終於達到周乾的要求, 很快帶到鳳陽,讓陶深帶幾個製造火銃的工匠制火器試試。
在鳳陽城數十里外, 江南製造二局彩旗飄飄,礦工人山人海,數百名工匠和大量士紳在此迎接。
為首之人自然是魏國公徐輝祖,鳳陽府新任知府成傑,總督漕運使兼江南製造總局二局局使,唐顯。
在他們身後,則是鳳陽府附近各府縣的官員。
唐顯,今年三十二歲,之前對軍器軍工很有把握,祖上是洪武初年有名的制火器匠人,為了保證能夠實驗精鐵造出的火器,幫助周乾。
朱標專門給唐顯升了官,讓他任太平府和鳳陽府的巡撫,以此來管理江南製造局。
鳳陽府是南直隸的龍興之地, 但卻不是最富裕的地區,如今卻成了大明今後南方將士的軍器, 以及物資主要提供地。
兩個分局都設有局使, 以及守備太監,負責軍器,紡織這些。
周乾把火銃改進的圖紙,交給了陶深和唐顯,如今的製造總局,這幾個月已經儘快將器械搬來,雖然只能手工打製,但只要努努力,流水線和批次生產也是有可能的。
從五月到六月,陶深和唐顯按照周乾的要求,將新制的火銃拿來實驗,並沒有出現炸膛和不準的情況,射程也比之前的火器改進許多。
但是,按照唐顯和陶深的話,工匠們都有手藝,恃才傲物,紀律性和意志力十分的差,將來如果不團結一致,很難成大器。
若是不管,這種工匠精神只會給其他工匠帶來不好的榜樣。
建造江南製造總局,除了在火器上加大力度,最主要的還有對造船技術鑽研。
與此同時,周乾不斷的從大明召集火器匠人給北方的製造局送去。
現在的火器不需要搞什麼特別先進的,只要操作安全,不易炸膛,射程又準,士兵再嚴加訓練,這就是最合適大明的東西。
為此,周乾還特別設計趕製一批神火飛鴉,另外就是督造了一批虎蹲炮。
看著太孫在製造局不斷的指揮和安排,許多工匠才想起,漢明軍校需要的火器都是太孫應允的嘞。
沒想到,太孫除了會改進火藥,還會做火器,好一個全才的太孫殿下。
陶深和唐顯等人驚呼,周乾其實並不滿足,他想造出燧發槍,不過目前來說工藝上差很多,只能慢慢的攻克技術問題。
不過對於改進的火槍,周乾倒是特別的滿意。
他專門讓人趕製一批虎蹲炮,這種火器只有兩尺長,有一個架子在上面蹲著,就像是山中的猛虎,因此而得了這個名。
虎蹲炮就是為了抗擊倭寇而出現的東西,東南沿海水網密集交錯,倭寇又神出鬼沒,要求火力足夠,又便於攜帶運輸,用這個就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