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8.總要有個結果(第1/2頁)
章節報錯
“嘶~”
楊榮接過烤熟的魚,他不確定的問道:“煤礦這裡眼睛能勘測嗎。”
“可以。”
“太孫啊……我們其實也希望龍脈離礦場越遠越好,這樣既有這般為民造福的煤,也能護住大明龍脈。”
“監正,你如實稟告就好,這種事情怎麼能騙過皇爺爺,再說你, 我,還有楊生,有幾個腦袋騙?
如果涉及龍脈,皇爺爺不同意,本宮也不可能頭鐵去挖煤,這樣百官的奏疏會如雪花一般而來。”
楊榮道:“太孫是怕官員彈劾,所以才如此說。”
周乾搖了搖頭,表示自己只是不希望因為採煤這種事, 被人扣上一個破壞龍脈的帽子。
但他是不怕文官的。
其實認真讀過明朝歷史的,就會發現一個規律,還是個很有趣的現象。
在明代,皇帝是被罵的最慘的。
太監和錦衣衛,那就是十惡不赦的大壞人,甚至有人發瘋般的罵,罵明朝是個爛透了的朝代。
這些只管罵明朝的人,他們也會下意識忽略一件事,那就是明朝近三百多年的歷史,並沒有唐朝和親,宋朝的納幣。
也沒有出現安史之亂,更沒有如宋朝分出南北宋這樣的分水嶺。
哪怕是朱祁鎮的土木堡之變,雖然是讓人詬病,但也沒有拱手把大明土地送出去,而是挺直腰桿。
天啟朝依舊是壓著後金打,明後期的萬曆三大徵也是。
無論後來明末多黑暗,至少大明的脊樑一直在,沒有斷, 始終是仰著高傲的頭。
周乾還發現一個有趣的規律, 凡是被文官罵的最慘的,不願意遷就文官的人,幾乎都被抹黑,但這種皇帝基本都能維持明朝的國勢。
而朱允炆這種相信文官,大力扶持文官,下場卻是十分的不好。
周乾不怕被罵,也不怕官員不斷的彈劾,而是破壞龍脈這個帽子,他擔不起。
大明時代,對風水可是十分的相信的。
周乾漸漸明白自己內心意圖,此刻的他看向司天監監正和楊榮也坦然了許多。
“殿下,其實你不必擔心陛下和太子會責怪您,況且採煤採礦確實是一件好事,若是這次礦場並沒有破壞龍脈的風水,那些奏疏上再多也無用,他們都是白費力。”
跟太孫接觸多了,楊榮越發覺得太孫這個人不錯,真的。
太子有時候是個爛好人,為了許多不值得的官員跟陛下在宮裡亂跑。上演貓和老鼠的追逐賽,這都是很常見的。
到了太孫這裡,楊榮才發現太孫有著敢想敢說的氣魄,畢竟他如今只是太孫,但是卻做了太子不敢做的事。
一般位於儲君位置,難免會謹小慎微。
其實這次被安排到鳳陽,楊榮還挺高興的,他一直對周乾有仰慕……或許這就是上天給他接觸的機會。
楊榮是想要對大明做一番事的。
第二日,風和日麗。
司天監監正,帶著鳳陽府知府劉長林,楊榮等人登上山坡,觀望採煤場這一地勢。
周乾看到鳳陽知府劉長林,便沒有好臉色,若不是他捅出來這簍子,又怎麼會出現這種事情。
劉長林也只是客氣客氣,見周乾對他不熱絡,便也沒有多說,直接站在司天監監正後面,表示定要勘測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