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扭轉乾坤,揚眉吐氣(第1/2頁)
章節報錯
京師震動。
國稅寺因為假賬,國稅寺卿夏原吉被下獄的訊息,傳遍了京城的每一個角落。
當今聖上乃是明君,對貪汙受賄之事恨之入骨,他不包庇親人,對虞王的國稅寺徹查,反而不令人意外。
唯一意外的是,貪汙受賄的為什麼是夏原吉?
這就令人不信服了。
畢竟清廉夏老摳是出了名的清廉。
只是其中內情,宮中確實沒有傳出半點兒,就連刑部也沒有多講理由,知道的人也絕口不提,大家只好暗中猜測原因。
而夏原吉是虞王提拔的人,突然成了議論紛紛的主角,只是虞王平時做事大家有目共睹。
更多人期待著背後的真相。
………………
“咱雄英還真是,連京城漢明軍官學校修建都不告訴咱,就告訴標兒,標兒把翰林院幾個學士都請到軍校了,他這是準備在漢明軍校教出翰林學士,這修建的也差不多了吧。”
朱元璋之前忙於河南,陝西一帶的政事,聽說那邊豐收,才放下心。
對於周乾搞軍校這邊,主要就是檢視朱標送來的奏疏,來了解自己這個嫡長孫的情況。
想到自己大孫從五月就和老四他們去了浙江一帶,這蔣瓛也被安排著跟去浙江,心才稍微放了下來。
散朝後,聽到都察院彈劾夏原吉和國稅寺彙報,朱元璋就愁著臉對旁邊的內侍說道。
“回稟陛下,長孫殿下派人從浙江送來的新戰報,還在文華殿,太子殿下這幾日去督建軍官學校了,沒有來得及去看。”內侍隨後說道。
朱元璋越發有些驚訝,自己大孫這是要重新幫自己搞大明新軍,隨即吩咐道:“去,把大孫從浙江送回來的信拿過來給咱看看。”
“奴婢遵旨。”
........
應天府,龍江驛附近。
此時已經九月初,龍江驛附近正在修建一座高大的建築。
身材有些消瘦,穿著官服的工部侍郎,看著面前正幹活的工匠,眉頭微微皺起。
“劉侍郎,這工匠修建,可是有什麼不妥之處。”旁邊站著的朱標,見到工部侍郎看了良久,忍不住出聲問道。
工部侍郎開口說道:“下官看這些材料,不是很堅固,剛才聽聽監工的工匠說,除了運回來的石材外,需要的鐵絲網也不夠,需要再去運些。”
聽到這番話,朱標也沒多想,立刻召來隨行的內侍,說:“之前雄英說需要什麼去國稅寺說,夏寺卿可以幫忙解決。”
工部侍郎搖搖頭,道:“太子您忘了?夏原吉他因為賬簿的事情已經被刑部給下獄了。”
作為東宮太子,這幾日事情實在是太多,今天又順口提到,才想起來夏原吉的事情。
這個是雄英的人,自己還是要必須去重視的,問問刑部過程,這個權力他還是有的。
“劉侍郎,你這幾日好好的替本宮在這裡,自軍校交工的時候,就一直要嚴格把關,你操些心。”朱標對劉侍郎說道:“去找筆墨來,本宮要給寧王回一封信,從龍江驛送出去。”
“下官遵旨。”
前幾日,朱權在關外抓到了一個從羅剎國過來的人,這個人,說自己看到什麼“馬可波羅”的旅行筆記,還和馬可波羅有關係。
過大寧衛時,這人用蹩腳的蒙古語問路,問元朝是哪一年,哪個皇帝在執政。
朱權問他從哪裡來,支支吾吾說不清楚,朱權也聽不懂,就直接把他當奸細抓住,很快就會,送來京城。
作為奇怪特殊的人,朱權不放心這件事,乾脆親自跑一趟。
因為沒有經傳喚,藩王不可隨意進京,所以朱權抓到那個進大明疆域的外國人後,立刻給朱標來信。
朱標權衡利弊,立刻讓朱權進京。
從大寧到松亭關,這一路也是非常的順暢,但是因為八月黃河上游發大水的問題。
因此朱權耽擱在山東,昨天又繼續出發。如今已經乘船,即將南下。
………………
朱元璋來到文華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