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天城外。

朱元璋攜翰林學士和淮西勳貴親自前往鐘山附近。

半山腰的地方,晨霧繚繞。

“老天,你是嫌咱朱元璋對百姓不夠好,才如此變著法來對咱?讓咱承受此等之恨。”

“經此一別,不知何年何月才能相見,陛下不要悲傷。”劉三吾以陪伴的身份勸慰。

眾官員微微嘆息,提著官袍踏上石階,岩石縫隙,倔強的小草叢縫隙裡鑽出來。

“噹!”

“噹!”

朱元璋站在寺外,主持立刻請朝廷官員進去,朱允炆穿著灰色袍子敲著木魚:“陛下,貧僧有禮。”

朱元璋微微頷首,有些唏噓,自己用半輩子從和尚走到皇帝,自己孫子用一天時間,從俗世墜入空門。

“和尚不該只念經,好好的去大明四處走走,看看百姓的日子,待在廟裡唸的不是經,是不敢應對。”

“皇爺爺,不用勸孫兒,孫兒已經了無牽掛。”朱允炆手裡捻著佛珠念著經。

咱不是來勸你的,咱是想讓你好好的悔過。朱元璋道:“咱看看你,也是來順便告訴你一件事。”

【什麼事,讓我回宮。我已經入了佛門,怎麼回。】朱允炆心裡默默想著此事。

【允炆,你當皇子不聽勸,當和尚你也得去考試吧,其他的主持和官員不敢勸你,禮部都催咱來勸你。】

“允炆,當和尚也得考試。”

“什麼?”朱允炆驚訝的看著。

朱元璋這麼說,官員明白意思。

洪武十五年,禮部管僧錄司,管理出家人的衙門。當初他為了給馬皇后祈福,為每個皇子都配一名僧人。

有人說朱元璋打壓和尚,如果打壓就不會選和尚為馬皇后祈福,他打壓的是僧人背後。

對於和尚,從南北朝起就管理的相當嚴格,唐朝,宋朝還建了祠,有人要出家,必須透過考試。

由官府設立的祠部,發放度牒進行確認,才可以做和尚。

因為和尚不需要繳納賦稅,不需要對朝廷做什麼事,不用服兵役,而如今都是需要為朝廷做貢獻的。

朝廷自然要打擊,要不然全部去當和尚,故意出家蹭朝廷飯的,吃百姓飯的就太多。

當和尚就像做公務員。

佛門收斂大量財富,佛門土地不用繳納賦稅,拿了度牒的和尚,還可以蓄長頭髮回家娶老婆。

這在大明多的很,尤其為了逃過兵役和勞役當和尚,因此要限制,還要去禮部考試拿度牒。

真當做和尚就一了百了?

“度牒?”朱允炆嘆息一聲,只好點頭說道:“多謝陛下提醒。”

朱元璋也氣,他心裡還是想來看看朱允炆,但又覺得他入空門無非是逃避世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