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朱棣的選擇(第1/3頁)
章節報錯
人最怕的是毫無預備的事情,這次誰也沒想到朱標和朱元璋會同時倒下去躺著。
整個朝廷和皇宮,對於虞王的參與並沒有抱多大希望,本著死馬當活馬醫的效果。
最開始都覺得周王都要比活在民間的虞王厲害,但後來的發展,讓所有人出乎意料。
不少官員和後宮都抱著一種心態。
虞王是做了小政績,殺官,改商稅和士紳納糧,但不代表你虞王就可以短時間內處理朝政。你沒有金剛鑽,還攬下瓷器活。
朱允炆投江被救,虞王大度放過他一命,卻在無名野寺當了和尚,這隻能說是逃避。
整整四月裡,半個月的奏疏都是周乾自己批閱,朱元璋最多就是躺在床上指導幾句。
朝政處理的井井有條,當初官員眼裡周乾的手段和兇狠,又變成了虞王年紀輕輕便虛懷若谷,雲淡風輕,做事絲毫不拖泥帶水,莽撞理事變成了有勇有謀。
讓官員驚慌,內侍慌亂的情況,被虞王輕而易舉就翻盤,穩定朝局,對親兄弟也寬容大度。
不經過翰林院大儒教導,就可以臨時上陣,朝廷大事解決的遊刃有餘,這是話本演義中才有的橋段。
一群文人仕子在目瞪口呆後,感嘆他們下定論太早,虞王化悲痛為巨大的耳光,結結實實的打了他們的臉。
御書房和乾清宮的事傳出來,掀起第一層驚訝的是躺在東宮一無所知的朱標。
果然,朱標緩慢的走到乾清宮門口看到裡面正在喂藥給朱元璋的兒子,心裡確定傳言為真。
他以為允炆出家,父親的心情會好起來,所以宮中一切都活起來,誰知都是自己這個兒子在做。
看到過周乾做事,但一人處理大半個月的奏疏,還不慌亂,這就讓人很驚奇。
按道理,皇家上崗需要鍛鍊,他自己剛開始還是被自己父親指點,做了十幾年才得心應手。
這種情況下,身體也會受不了。
“爹!”朱標站在門口。
“標兒啊?進來吧。”
周乾道:“爹,你跟皇爺爺坐著說會兒話,我去處理些事情。”
朱標聽到愣了半天,這是自己才回宮半年的兒子?怎麼眉宇之間確有中淡定。
這次朱橚都慌了,兒子不慌。
“你看看。”朱元璋氣色好,拿過奏疏遞給朱標:“這辦法,讓咱都覺得很是驚喜。”
朱標翻開奏疏,一條條批紅看下去後,無聲點頭,沒想到自己這是後繼有人啊。
這兒子真給自己長臉。
朱元璋道:“把嘉興府的戰報拿來給太子。”
內侍點頭,訓練有素的在眨眼間將嘉興府的奏疏取出來,交給朱標。
朱標這才注意到,平時堆積如山的奏疏都被許多方格子隔開,最前面的格子寫著軍務,政需,農事,工商,民情這些,後面還有。
南直隸,北方各府的奏疏都清清楚楚排列。
朱標道:“那個水災是什麼,雪災又是什麼?”
“回稟太子殿下,虞王將三年來的所有府縣天災人禍做了歸納總結,沿黃河一帶府縣,水災對應政策。以及北方邊境遊牧民族搶掠的府縣,沿海被海盜與海災侵擾的府縣,都是單獨區分。
這樣便很快可以找到,處理最急的事物,給出策略,六部也配合的十分默契,一套流程下來。
應對,解決,預測結果,各府縣的辦事也快了很多。”
朱標忍不住拖著腿,到桌前來看。
御案旁有個桌子形架子,但桌子裡又是各種格子組成,還塗各種顏色很明顯,奏疏便放在裡面。
就像個倒放的書架,又不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