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被周乾問的半天沒反應,論起言辭,他還真不如自己大孫厲害。

見老爹被問住了,朱標也開始乘勝追擊,他一轉身,拿來自己隨身帶的負子圖道:“爹,當初你和雄英說的話也和我娘說過。”

朱元璋撓撓頭,苦笑道:“這件事咱也有些沒把握,你娘和咱說的話太多了,都是訓斥咱的,就別拿出來說了好吧。”

“有道理的自然拿出來說說。”周乾揣著手,表示朱標說的沒錯。

受到兒子和孫子雙重攻擊,朱元璋索性不理他們。

“老朱,想做百姓的好皇帝,就得幫百姓分擔,商戶,士紳都可以為百姓轉移賦稅,因此你好好想想。”

“你當初為什麼起義?故元的各種賦稅是不是百姓身上的大山,無論何時,都不該忘了自己的初心。”

“士紳納糧只是讓當官的沒有了身份高貴感。可是百姓不一樣,可能大戶人家一頓飯菜,就是普通百姓這輩子的活命錢,又可能是他們辛辛苦苦一輩子也觸及不到的。”

“父母官?何為父母官,是為百姓操持,不是凌駕於百姓頭上,這樣的父母官遲早會被百姓掀翻。”

面對周乾不斷的追問,朱元璋竟然有些恍惚,他動搖了……沒錯,他當初參加起義軍時,就是覺得百姓吃不飽飯還有被收各種各樣的稅。

大孫說的好有道理啊!

如果士紳納糧,商賈交稅,國庫會充盈不少,自然百姓就會減少許多不必要的賦稅,自己想讓百姓吃飽飯,以前想,現在想,今後依然。

否則,百姓還是會起來造反。

隨著士紳納糧訊息的傳出,文臣武將,國子監仕子,翰林院都紛紛輪流給朱元璋上奏疏。

朱標將關於士紳納糧的奏疏都自己留了下來,等看過後,忍不住道:“本宮看了都這麼煩躁,何況他呢,安排一下,本宮要去見涼國公,還要去見翰林院學士,立刻準備。”

文華殿的侍衛和內侍點頭,他們面色凝重,立刻準備。

朱標是被宋濂教過的,他骨子裡帶著大儒的想法,從來沒有質疑過自己的學問。

直到與周乾重逢,自己兒子很多觀點都與大明朝格格不入,但是卻又很有道理。

冬天長菜被看做是倒行逆施。

可他的嘴裡卻說是祥瑞。

商稅寥寥無幾,殺了幾個人後收了十二萬兩,還僅僅只是江南一帶的幾個府縣。

……………………

出宮時,有幾個進宮的官員見到周乾時客客氣氣,轉過身就開始大罵他異想天開。

周乾也無所謂,就當是自己紅遍大明的前提吧,做個大明的紅人,黑著罵著紅了也不錯。

聚賢樓,國子監幾個仕子喝酒時便開始動起手來。

“汙言穢語,虞王殿下也是你們能說的,士紳納糧又怎樣,咱們也不會少塊肉吧。”國子監生張志和道。

“我說便說了,又要天下士人為朝廷賣命,還要連這點兒優待都給咱們剝奪了,那做這個官有何用!”

“對,有屁用。”幾個文人仕子摔了杯子罵到。

張志和擼起袖子,將盤子舉起來對著兩個文人道:“你們當官就是為了那點尊卑?為了優待,那你不當官真是大明百姓的福氣。

你這種人眼裡沒有百姓,只看上朝廷給你的優待,虛榮之徒。”

張志和翻了翻白眼,瞪著桌子對面的人。

原本今天幾個人出來吃飯,沒想到因為士紳納糧的事情吵了起來,張志和與周乾在國子監交好,自然是向著他的兄弟說話。

士紳納糧損害了士紳利益,這些學子還沒享受上優待,就要被直接給剝奪了去,他們心裡不滿也是正常。

文人總喜歡喝點酒論政事,幾句話就吵起來也常見,對於士紳納糧大家看法不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