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前腳邁出殿門,劉三吾徑直進去,裡面傳來立太孫的聲音:

“允炆不合適,太儒生氣。”

“陛下可有人選。”

“進內殿說。”

“…………”朱允炆站在殿廊裡,愣了許久,腦海裡是自己幼年與長大後,朱元璋帶他遊玩,朱標用鬍子扎他,呂氏給他擦汗的場景。

虞王出現後,美好便土崩瓦解。

多次的失敗,朱允炆性格也在不斷的成長。

皇爺爺似乎對立太孫這件事很急切啊,也對,畢竟事關國本,可自己怎麼就儒生氣,怎麼就不合適了。

尤其是,翰林院和國子監的人都有影響力,或者有足夠實力替大哥說好話做太孫。

這些人更在意名聲,在意舉薦聖明的儲君,即使與自身無關,但說不定某時某刻都想抱虞王大腿。翰林院和劉三吾會起到難以想象的作用。

【大哥若是殘廢或者病逝,做太孫自然沒戲了。】

朱允炆心裡有了譜。

頓了頓,他心裡謀劃。

【但是,皇爺爺那麼聰明,大哥也很狡猾,刺殺肯定不行,那我該怎麼製造意外,收拾大哥。】

半晌,他沒有動。

呵,還好,時間還來得及。朱允熥和朱允熞那兩個傻子,怎麼拉攏暗示都不開竅,去年不是說好是好兄弟嗎。

這就很不仁義,要是讓他們兩個幫忙做,那自己自然會被暴露。

朱允炆篩選著人,【詹徽和楊靖已經死了,趙勉因為貪汙已經入了刑部大獄秋後問斬,我覺得也只有靠黃先生和曹國公了。】

自己身邊永遠只有貪官笨蛋和一個在大哥和自己之間跳來跳去的曹國公李九江。

朱允熞和朱允熥已經對會騙人的大哥言聽計從,親弟弟也投靠他人。

那就只好借力黃師傅了。

朱允炆知道自己計劃不穩,但他必須下手,要從所有人的眼皮子底下做到神不知鬼不覺。

我可以和黃師傅哭訴,將他對我的惻隱之心得到,我們師徒二人命是連在一起的。

朱允炆心安理得的認為他該得到黃子澄的幫助,畢竟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黃子澄被內侍帶到時,朱允炆正在喝茶。

“黃先生,快坐。”朱允炆親自斟茶遞水:“先生辛苦了。”

黃子澄似乎有些奇怪。

突然請自己入宮,還斟茶遞水。

朱允炆不理黃子澄,他此刻大腦到渾身被嫉妒充斥,膽子也大了起來。

“黃先生,大明百姓眾多,您從小教允炆讀書識字,實際上,允炆已經將您看做自己父親,你我之間有信任與親情。允炆最厭惡的便是不尊師長。”

朱允炆扯一大堆,精煉內容就是一句話:黃先生,我們兩是骨肉相連,傷了誰,另一方都會有損失。

見狀,黃子澄咧嘴一笑:“在子澄的心裡,允炆殿下永遠是長孫。”

朱允炆會心一笑:“有黃先生這句話就好,允炆有您這樣的大儒,此生無憾。”

黃子澄保持沉默,今天的長孫怪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