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都從練兵出來,朱元璋看了看左右,不禁低聲對朱標說道:“折騰了都快一天,時候不早了……”

這裡是他大孫又一次給他驚喜的地方,但是總不能一直待在這裡,還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去做。

朱元璋掃視一眼,眾臣連悄悄話也不敢說了,眼神和表情無形中都帶著一股威壓,如猛虎,這種氣勢不是臣子可以抵擋的。

大家都很高興,唯獨朱元璋卻皺著眉頭,一雙眼眸凝視著不遠處,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

過了會兒,他回過頭,朝著和藍玉站在一起的周乾。

“大孫,你來!”

周乾正準備跟過去,那些武將拉著自己問東問西,都快要露餡兒,於是走到朱元璋面前,剛咧開嘴笑,正欲說話的。

朱元璋便率先開口問道:“你那火銃手的陣型咱很滿意,但此刻不是搞這些的時候,眼下還有一件重要的事,需要咱們回去商議。”

周乾收斂嘴角的笑意,朝著朱元璋看過去,認真道:“什麼事,只要孫兒懂的,定會盡力而為。”

“你去年提過南北榜的事情,咱要問問你,明年要開會試,今年就好好的準備。”

朱元璋笑道。

這次禮部幫忙民技官考試,朱元璋覺得周乾的主意很不錯,又記起劉三吾當時在雅集上說的南北榜,這會兒想拉著大孫立刻回去。

明朝科舉洪武三年詔開,規定中外文臣皆由科舉而定,非科舉者不得入朝為官。

但不久後,朱元璋發現,科舉取士中得到的很多人才並沒有真才實學,宣佈停罷科舉。

科舉一停便有十年之久。

洪武十五年又恢復科舉,洪武十七年公佈《科舉成式》,基本制定了明朝此後二百五十多年的科舉成文法規。

分為童試,院試,鄉試,會試,殿試五級。

隨後朱標詢問:“這次民技官能透過民技試取幾人。”

周乾已經收到鄭和他們從禮部帶來的訊息,便道:“二十五名民技官。”

“不少了。”朱元璋頷首,畢竟第一次民技取士,三十多個就取了二十五個人,這已經取中率很高了。

………………

朱元璋坐在御書房,很多時候朝政的事情都會給朱標去做,今天他難得給朱標放了假,交給周乾去做,再點評他批閱的意見得失。

這是他有意識的在培養自己大孫做皇太孫,也就是未來朱標的接班人,但是重大事情,朱元璋會自己處理。

今天要討論的事情也是關乎大明今後的國運,科舉大事。

前天早朝時,朱元璋感嘆過南北仕子不平衡,但百官都是在什麼位置說什麼話。

都是自己家鄉人幫自己人,這雖然有人情味,但朝堂上,就很嚴重。

官員們直言的有,阿諛奉承的也很多,彼此爭執,算計,朝廷裡眾多的官員和各個派系勾心鬥角,逢場作戲。

奉天殿每天早上,就是一座狩獵的地方,看著一團和氣,實則危機四伏。

朱元璋早就能看出來,因此才想和自己大孫商議,畢竟大孫才能懂。

這兩年,朝中北方人的官員屈指可數,淮河以北各地已經開始傳言陛下偏袒偏信生於南方的官員。

前天朝堂上的北方御史言官聽說禮部已經取民技官二十多名,便立刻詢問朱元璋作何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