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對朱標點頭,告退離開,忙著安排人手去救濟來的難民。

周乾看著朱標道:“爹,明日我給你帶些治咳嗽的藥來。”

朱標道:“有御醫。”

周乾催他回去,自己去找蔣瓛和馬三保去了,安排他們去做事,順便給三保賜了姓,改了鄭和。

朱棣把這個內侍送自己了,那自己就有改名的權利。

東宮,偏殿。

朱允炆示意黃子澄和內侍一起過來安排。

正巧李景隆來了,剛從練軍的地方回來。

朱允炆得知李景隆練軍的地方藏著女人,以此威脅,李景隆乖乖的,客客氣氣的過來了。

李景隆身為第三代曹國公,從小就錦衣玉食,沒上過戰場,對兵書研究很精通,每次和朱元璋討論,都會受到誇獎。

又是親戚,還學富五車,外形長的還不錯,和朱允炆是表兄弟,從小一起長大,關係特別好,朱允炆有事還是會找李景隆。

等李景隆進來,朱允炆便希望李景隆幫自己設粥棚救濟逃難的災民。

這件事做好了,受陛下喜歡。李景隆上次讓開棺槨惹了朱元璋,正好拿來好感。

當下答應:“此事交給九江。”

朱允炆滿意的點頭,又和李景隆說了細節:“粥要稠些,才能把難民吸引過來更多。”

被派出去打探訊息的內侍回來稟報道:“虞王跟戶部主事走了,奴婢打聽到虞王說設粥棚不急,待會兒還要去魏國公家。”

朱允炆一聽,眼睛亮了,對著李景隆道:“看看大哥多蠢,這時候還想著找女人。”

李景隆不吭聲,也不反對。

朱允炆道:“那個女人的事,我不會告訴皇爺爺的。”

…………………………………………

海務理事衙門,道衍坐在空蕩蕩的屋子喝茶,正對門的石頭上刻著知行合一幾個字。

周乾看著夏原吉道:“寫,傷亡人數沒有,農作物沒損害,房屋完好的情況下,輕微災害。

人數死亡在五人以上,十二人以下的時候,是……人數在十二人以上,三十人以下為……”

“淮河以南,洪武三年到二十年水災貧發十三次,旱災有六次……共十九次,河南以黃河氾濫為災,北方一帶旱災,雪災……”周乾翻著戶部的記錄。

他叮囑夏原吉和道衍把這件事做完整,便轉道去了魏國公府。

寬敞乾淨的臥房裡,徐妙錦坐在桌邊,青蔥玉手將水煮的菜按照分量給朱高熾分好:“高熾,今天你只能吃這些菜的。”

“修身需要堅持。”朱高熾想到自己母親回北平時叮囑他的話,強忍著吃下菜。

他覺得修身太痛苦了。

西斜暖陽裡,徐妙錦將自己的頭髮細細理著,坐在窗邊,盯著不想吃菜想吃肉的朱高熾。

這座院子安靜,應天雪不會積太久的,今天太陽出來,雪就開始融掉,她也沒有梳洗打扮,任由傾城的素顏沐浴在夕陽裡。

肌膚如玉,眉目如畫。

“高熾,都說女子心易變,你們男子更善變。”

朱高熾嘴裡咀嚼著菜,眨了眨眼說道:“小姨,我沒變啊,我還是最聽小姨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