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遞過來的紙,周乾道:“你說他們想入農學社。”

上江灣的里長謙卑一笑,露出幾顆牙齒:“皇莊,那民刊月冊裡有,走街串巷的說書人常說,我們也不為別的什麼,請您給村子搞個分社,農戶們集中起來,有事可以商議。”

早在之前,皇莊和司農寺的官員將前朝歷代的農書,農具,都整理成了新的冊子,每月會如擠牙膏一般,擠出來點兒內容。

周乾道:“此事你要去皇莊,我如今已經不在皇莊了。”

里長搖頭,表示村子的百姓都只認他,皇莊的農官讓他來找周乾,詢問後那邊才能參加農社。

簡單的農社,如今就是一群有耕種收割,斷旱,防洪,滅蝗的經驗,一起交流摸索。

大明朝說到底,還是百姓農戶佔的最多,將改革和科技的手法潛移默化的融入到百姓心中。

用事實告訴他們,改革,創新,研究可以吃飽飯,百姓自然會積極的響應起來。

比說大白話,畫大餅有用。

許多百姓年尾沒餘糧,遇上個小災難的就得斷糧。

周乾給他說了基本規則:“大明農學社,只有一個目的,為百姓而勞,吃飽飯。

具體如何吃飽飯,得從糧種,肥料和田地這些,以及地形來決定,這些今後就是農學社最要弄明白的,我這麼說你懂嗎?”

里長點點頭,表示自己聽得懂這些話,肥料他知道,農家肥,雞鴨鵝糞都是看到民刊月冊普及的。

“我寫封信,你去皇莊,請農學社的幾個人,在你們上江灣找個固定的地方,他們不忙時便為百姓解決一些春播秋收的糧食問題。

往後我會將此法子告訴給涼國公他們,讓他們上奏聖上,將民刊月冊和農學社一起結合起來,專門為百姓研究如何種出更多糧食,防災。”

吃飽飯,是一切問題的基礎。

餓肚子的人沒心思聽些假大空。

里長感激道:“我們上江灣的百姓該如何感激您,那輔渠聽說便是您做的啊。”

民刊月冊也是我搞得,農學社就是為了配合它給百姓用的,今後還要把工匠整起來,讓他們造船出海。

“下次別把孩子扔江裡就成。”周乾正經道:“每年你們種的糧食,菜和瓜果之類,豐收了便請農官們嚐嚐,便好了。”

二樓,朱元璋側著身子,耳朵和腦袋貼著窗戶口聽院子外面說話,眼神中滿是欣喜。

替百姓說話做事,如此之人才能讓天下穩固,江山的根基是百姓還有那些捱餓的農戶。

蔣瓛看到朱元璋如此,有些忍不住的低聲道:“陛下。”

朱元璋這才直起身子又坐到桌子旁邊說道:“蔣瓛,你知道咱為啥讓你監督那些官員,殺了那麼多人嗎。

因為他們該死!他們當初和咱一樣是窮苦百姓,吃不飽飯,故元讓咱活不下去,咱才造反的。

可他們呢,忘了初心,一群窮久了的人做了大官,能守住本心的實在是太少。還有的人想拿捏咱,替咱去掌權天下大事。

咱怎麼可能容他們。除了徐達他們幾個,咱把對咱有恩的都殺了,咱也不想啊。”

蔣瓛低著頭,這時候他是不用多嘴的,只用聽著就行。

“為漢家百姓而勞!為大明江山而做。”周乾的聲音像烙印一般,印在朱元璋的心上。

朱元璋吃過飯,便讓蔣瓛去洪武大街的藥鋪問了問,自己帶著那些白紙早早回宮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