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司馬懿密聯冀州牧、曹昭伯思奪北境權(第1/2頁)
章節報錯
自從夏月這場東吳悍然發動、但卻最終以東吳失敗而告終的四路北犯結束之後,立下不小戰功、升任為冀州牧的孫禮自然更加為太傅司馬懿所看重。對於司馬懿來說,本來屬於曹爽麾下的孫禮,此刻無疑已經成為了自己撿到的一把利器。
此時此刻,鬚髮已然略顯灰白的司馬懿正據坐在一隻小胡床上,胡床前面則擺放著一面略高的案几,案几之上,擺放著一副紙筆、一壺茶水。
此刻,司馬懿一邊端茶自飲,一邊在庭院內的山茶花樹下納著涼。此刻,映入他眼簾的山茶花潔白而又純香,生髮在他腦中的謀劃卻宛若一條條暗黑的毒蛇,如若這抽象的兩者此刻可以變成圖畫,那看到此情形的人必定會感到難以置信,畢竟誰也不會想到——如此極端的兩者竟然也可以並存一處!
其實這個世界上的一切人物、事物,何嘗不都是複雜而又讓人難以置信的?
此時此刻,司馬懿腦中正飛速的盤算著這些時日發生事情背後的利益與得失。
此番孫禮赴任冀州,雖然看似是自己獲利,但實際上,孫禮原本揚州刺史的空缺卻被諸葛誕這個可以算是強勁對手的後輩給搶了去,此事一得一失之間,倒也難說得很。
司馬懿此刻灰眉緊鎖,
沉吟半晌之後,他展開筆墨紙張,片刻便寫就了一篇奏表,然後將院內守候的管家叫了進來:
“你速速去屯騎營聯絡駿兒,叫他偕同鍾毓、荀顗二人,一同將這封奏表火速送到陛下手中。”
“是,太傅,小的這就去找八公子。”
管家即將轉身離去之際,司馬懿又突然想到了什麼,他叫住管家再次叮囑道:
“你告訴駿兒,叫他務必要勸說陛下,接受這奏表中的建議!送完奏表後,記得再去孫德達府上一趟,叫他閒暇後來來與我一會。”
那管家點頭回複道:
“太傅放心,小的記下了!”
司馬懿見管家一溜煙的出了院門,滿意的點了點頭。如若自己的計劃成功,那麼不僅自己的老親家王肅王子雍可以重新入朝,就連故人陳矯的次子陳騫也可以去河北中山郡擔任郡守,這樣一來,朝內朝外,自己的壓力都會減輕不少。
除此之外,孫禮即將赴任冀州,但冀州都督呂昭一向性格古怪,曾經與本朝號稱的“智囊”的桓範還差點刀兵相向,加上冀州本土還有許多疑難雜事難以處理,因此司馬懿心中總覺得有一絲不安的情緒。因此他想在孫禮赴任之前,好好給孫禮交待一番。
——————
此時此刻,就在司馬懿在府中思量謀劃之際,準備去大將軍府一趟的王弼,正在和他父親王業王長緒商談著什麼。
說起這王業的家世,不能說是顯貴煊赫之家,但卻絕對算得上是本朝少有的書香門第。王業之父王凱,乃是當年與武皇帝爭鋒諸侯之一劉表劉景升的女婿,因此王弼便算是劉表的曾外孫,劉景升鎮守荊州之時,便已是“江夏八俊”之一,乃是荊州有名的儒學大師。不僅如此,文皇帝好友、本朝大儒,號稱“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還是王業的親叔叔,王粲後來絕嗣,更是直接以王業當了嗣子。因此王業、王弼父子二人繼承了劉家、王家的大部分典籍藏書,如今他們家族的藏書之豐,只怕是皇宮內府,都望塵莫及。
如今的王家,的確可稱得上是家學淵源,而王業、王弼父子二人也都算是本朝傑出的名士,洛陽城中也不知有多少人在羨慕、嫉妒著王家這份花錢也換不來的尊榮富貴。
“父親,這兩年來,大將軍與太傅明裡爭暗裡奪,如今朝內大權基本上已沒了什麼空隙,地方州府的都督、刺史,如今也都見縫插針的安排好了大將軍與太傅的人。朝內朝外大事已算塵埃落定,可是孩兒如今卻依舊只是個大將軍府掾屬,孩兒實在不知自己的出路在哪裡。”
王弼雖然著述頗豐,且名滿天下,但畢竟還只是個成童少年,此刻他說起不得志之處,鬱郁之色很明顯的便擺到了臉上。
王業本來家教極其嚴格,但此時此刻看見兒子失態,他並沒有嚴加訓斥,反而是溫和的安慰了起來:
“弼兒,為父明白你的苦楚,只不過,萬事不可灰心,我兒只不過年年紀尚幼,倘若早生十年,哪裡還有何晏、鄧颺、丁謐等人的用武之地!”
王弼聽了父親的話,眼中頓時恢復了神光。王業看到兒子的變化,心中寬慰了不少,他繼續說道:
“如今,朝內侍郎、尚書郎位子無缺,地方郡守你又資歷不足,以為父之見,你如今正該安守本分,砥礪自我,以待天時!”
恢復信心的王弼此刻朝著父親深深一揖,朗聲回答道:
“多謝父親,孩兒明白了!”
——————
大將軍府內,曹爽此時此刻顯得有些悶然不樂。
此時,他才有些後悔,也許當初自己就不應該硬生生逼走孫禮,讓他成為了司馬懿的手中刀。
如今揚州、幽州、幷州、青州兵權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如若孫禮所在的冀州也是自己的,那該多好。
“吳主孫權尚未昏聵,東南建功機會不多。看來,得慢慢想法子將雍州涼州的兵權掌握在手中,然後借伐蜀立功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