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日,曹爽專門安排給了何晏一個任務,那就是將各個州郡支援變法的官員名單與反對變法的官員名單整理羅列出來。

大魏全國上下,共計有司隸、豫州、荊州、揚州、兗州、徐州、青州、幷州、冀州、幽州、雍州、涼州這十二州,每一州轄下的郡各自又有好多個,這共計十二州八十七郡的刺史、郡守,加起來就要九十九人之多。

而何晏還需要將這九十九人分為支援與不支援變法的兩類,因此這自然是一個十分的浩大的任務。

何晏更是糾集了鄧颺、丁謐、李豐、許允、袁侃、崔贊,還有何曾、孫邕這些個尚書檯、侍中寺中的老朋友來一塊幫自己的忙,至於袁侃的族兄袁亮,這些年與何晏、鄧颺二人近乎絕交,因此何晏自然沒能請得動他。

至於被架空很長時間的尚書令——司馬懿的三弟司馬孚,則對此事沒有任何的干預。

在這幾位尚書檯、侍中寺的長官的號召下,包括阮籍、裴秀、荀勖、盧欽,以及荊州刺史王昶的兩個子侄王渾、王沈,還有王業、王弼父子二人,甚至諸葛誕的老丈人仲長靈、號稱‘佼無雙’的石苞,夏侯霸的女婿羊祜,通事郎衛瓘,甚至新近被舉薦為太常博士的少年張華等臺閣、侍中寺的才士們都參與到了擬定變法人員名單的工作之中。

就在眾人忙活的時候,何晏注意到了其中一個神采飛揚、氣度不凡,基本上可以做到一目十行而不亂的少年。多年的選舉經驗讓本就能識人的何晏敏銳的察覺到了這個少年的特殊,他不禁走上前去,詢問那少年道:

“不知汝是何人氏,何時進的蘭臺?”

那少年見長官發問,放下了手頭正在處理的檔案文書,不卑不亢的朗聲答道:

“在下張華,范陽方城人士,月前由漁陽太守鮮于公舉薦,現任太常博士!”

何晏聞言後,點了點頭,而後問道:

“你父親是否是上谷太守,名諱上張下平?汝岳父可否就是驃騎將軍方城侯劉子棄?”

那少年宛若星辰一般的雙眸一亮,抬頭答道:

“正是!”

這時,一旁辦公的阮籍笑著介紹道:

“‘蒼鷹鷙而受憎,鸚鵡慧而入籠,屈猛志以服養,塊幽縶於九重’,張博士的鷦鷯賦,籍曾拜讀,觀此文之氣度文采,張博士真可謂有王佐之才!”

王佐之才!

何晏聽了這句評價,心中一震,要知道阮籍一向也有識人之明,他能給出這個評價,足以證明張華的確非池中物。

眾人足足忙活了一旬,終於成功的擬定出了一份名單,何晏親自仔細檢查了一遍,確認無誤之後,這才將這份名單親手交到了曹爽的手中。

曹爽拿到名單以後,緩緩展開,細細閱覽了起來:

“大將軍尊鑑,支援變法官員如左:

司州:司隸校尉畢軌、河內太守王經、弘農太守司隸校尉孟康、弘農郡丞令狐華

雍州:雍涼都督徵西將軍昌陵侯夏侯玄、隴西太守右將軍博昌亭侯夏侯霸、北地太守遊楚

豫州:豫州刺史鎮南將軍安邑侯毌丘儉、陳郡太守陳本、梁國國相夏侯文寧、潁川太守劉子元

冀州:鉅鹿太守李休、清河太守任燠、平原太守劉邠

揚州:揚州都督車騎將軍南鄉侯王凌、揚州刺史後將軍諸葛誕、安豐太守討寇將軍王基、廬江太守冠軍將軍文欽、淮南太守丁尊

荊州:襄陽太守崔述、南陽太守崔隨

兗州:兗州刺史令狐愚、別駕單固、治中楊康、陳留太守夏侯威、濟陰太守沐並

青州:泰山太守盧珽、琅琊太守夏侯莊

徐州:青徐都督徐州刺史徵東將軍關內侯胡質、徐州別駕王祥、下邳太守武陔、彭城太守向韶

幷州:新興太守諸葛原、西河太守夏侯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