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爽將入漢中的四條路線,從西到東,說了個清清楚楚。就在這時,一個洪亮的聲音吸引了眾將的注意。

“啟稟大將軍。”

徵蜀護軍夏侯霸望著行軍地圖稍加思索後,這才起身而言:

“陳倉道西去長安數百里,路途遙遠,諸路大軍排程甚為不便,且需從大散關南下,只怕會遇到陰平郡蜀虜的阻遏,因此末將認為,此路計劃可以不用考慮。

而子午谷棧道多年失修,損壞嚴重,亦不能通。

因此,末將認為,諸路之中,唯有駱谷儻駱道一路地勢最為寬闊,南下離漢中也不甚遠,此路可作上上之選。”

曹爽聽了夏侯霸的話,深以為然,點了點頭。

“仲權此言差矣。”

這時,雍州刺史郭淮起身反駁道:

“駱谷雖闊,然此一路水源缺少,只怕數萬大軍南下供應會有所不足。相反,褒斜谷道中有褒水流過,水源取用甚便,且南下離漢中距離亦不遠,因此末將認為,該當由斜谷道南下,最為妥當。”

“嗯。”曹爽聽了郭淮說的話,點了點頭,亦覺頗有道理。

自己雖是此次南征的主帥,但若論行軍打仗的真本事,帳中這幾位老將遠勝於自己。因此曹爽聽了夏侯霸與郭淮二人的想法之後,一時猶豫不決,自己一時之間反倒沒了具體的主意。

“啟稟大將軍。”

這時,曹爽麾下首席參謀丁謐起身言道:

“屬下以為,斜谷道雖如郭淮將軍所言一般,水源便利,然此道谷口狹窄,乃是一易進難出、易往難返之地,且此谷一向被蜀軍所重視,一旦我軍在此谷遭到埋伏,只怕難以全身而退。反之,駱穀道谷口寬闊,進退自如,不易遭到伏擊,因此屬下以為,還是應當由駱谷南下,最為妥當。”

“不錯。”

這時,參謀鄧颺也起身說道:

“駱谷寬闊,可通牛馬,且此地為氐人、羌人雜居之所,我們還可以藉助羌人牛馬來運輸糧草,由駱谷南下,可謂是一舉數得。”

“嗯,玄茂言之有理。”曹爽點了點頭,看起來似乎已經做好了決定。

就在他打算決定南下路線之時,徵西將軍麾下參軍李勝起身道:“啟稟大將軍,鄧、丁二參軍所言極是,然屬下以為,郭淮將軍所言亦不無道理,不如,分兵而行如何?”

李勝的建議,正是夏侯玄這幾日在徵西府與一眾長史、司馬、參軍、主簿多次協商的結果,因此夏侯玄也點了點頭,對此事表示並無異議。

曹爽見身為副帥的夏侯玄也點頭同意了此方略,因此心中大定,他轉頭繼續問營中諸將道:“分兵之計,的確最妙。不過,這西路斜谷道的統軍大將,該由誰來擔任才好呢?”

就在眾人還在躊躇之時,郭淮倏的便起身毛遂自薦了起來:

“大將軍,都督,淮多年鎮守雍州,熟悉斜谷道地形,因此淮願親領大軍分兵斜谷道!”

此刻,夏侯玄心中略有顧慮,可是他思慮再三,終究還是沒有下定決心自薦。

夏侯玄擔心的是,郭淮身為司馬懿故舊不願讓曹爽獲勝,如若分走大軍卻不及時策應,只怕會出大事。

帳中諸將,按照資歷自然是郭淮和夏侯霸最有資格,但自己憑藉著雍涼大都督、徵西將軍的職務,獨領一軍自然沒有問題。但夏侯玄擔心的是,自己畢竟沒有單獨統帥數萬大軍的經驗,更不熟悉斜谷道地形,萬一一個不小心中了蜀軍埋伏,到時候損兵折將,自己豈不是變成了趙括、馬謖?

想到這裡,夏侯玄終究還是將自己毛遂自薦的慾望按捺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