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夏侯玄籌糧安羌氐、句驪客獻藥護母國(第1/2頁)
章節報錯
長安,徵西府。
就在曹爽於洛陽安排馬茂刺殺計劃的這段時間,夏侯玄一直忙著繼續收攏軍心,把控軍權。牽嘉、牽弘二人在左扶風、右馮翊二郡恩威並施,收穫了不少三輔雍涼軍將領的愛戴,加上夏侯玄在長安,一向賞罰分明,處事公正,且又提拔了一群新人,因此駐紮在三輔一代的四萬雍涼軍,已經有接近兩萬的將士傾向了夏侯玄,願意隨時隨地聽候夏侯玄的調遣,剩下的一大半軍士雖然對夏侯玄不再反感排斥,但他們很明顯更加傾向於已經掌控雍州多年、同樣賞罰分明、善於治軍的郭淮。
這個結果,夏侯玄早就猜到了,自古以來軍心民心難得。因此,如今半數軍心歸附的局面,已經讓夏侯玄感到十分驚喜了。
仔細算來,隴西郡有夏侯霸多年以來直接統帥的兩萬雍涼軍,長安三輔多了兩萬直接聽命於牽嘉、牽弘,歸心夏侯玄的雍涼軍,再加上徵西府直接統帥的兩萬中軍精銳,如今夏侯玄在長安的勢力,和同樣有假節權力的前將軍、雍州刺史郭淮可以說是達到了不相上下的地步。
剛剛在徵西府官衙重新調整完隴西、南安、天水三郡防務的夏侯玄,想到自己在雍涼的局面,心中是既欣慰又憂愁,心情複雜的他斜倚在坐席之上,長長的出了口氣,就連夏侯玄自己也不知道,他是在嘆氣還是舒氣。
他欣慰的是自己來到人生地不熟的雍涼,總算是扎穩了腳跟,擁有了一份強大到足以左右半個西北的力量。他憂愁的是,身為一代名將、司馬故舊的郭淮能力實在是太強,強到自己這個雍涼大都督也無法指揮動剩下的數萬雍涼大軍。
就在夏侯玄心情複雜、滿腹思慮的時候,一名親兵來到了大帳:
“大都督,這是揚州刺史諸葛使君送來的親筆信,還請大都督過目。”
“是公休的信,快快呈來!”
夏侯玄從親兵手中接過諸葛誕遞來的親筆信,覽目望去,只見心中寫道:
“泰初吾弟如唔:愚兄於揚州聽聞東吳建業有高句驪使者出沒,料想必是那高句驪東川王生起異心,愚兄麾下一門客曾在遼東闖蕩,知高句驪與西北諸羌氐素有往來,若東北生變,恐西北亦不能免,今姜維、王平屯漢中,羌氐散在州郡,望泰初謹察之,愚兄誕親筆。”
夏侯玄看完書信,心中大驚。
校事府探查的訊息本是絕密,如若曹爽不通報,諸葛誕、夏侯玄自然也都無法知曉,但諸葛誕麾下招募了不少徐、揚二州的能人異士、遊俠健兒,因此各方訊息有時比校事府還要靈通。
夏侯玄心驚之餘,立刻冷靜了下來,這段時間他一直將注意力都放在了駐紮在漢中,對雍州虎視眈眈的姜維身上,至於羌、氐,他倒沒有考慮的太多。
這倒不是夏侯玄粗心大意,而是一直以來,西北諸族都臣服於前朝大漢、本朝大魏強大的西北鐵騎之下,非但不是侵犯雍州郡縣的敵人,反而一直以來都很自覺的依附於朝廷的廕庇之下,不僅會按時繳納賦稅,而且會在國家征戰時提供兵員和物資——比如此次駱谷大戰,羌氐各族便為大軍提供了不少糧草、騾馬。
但亂世人命如草,人心全靠有一口糧食吃才不會生變,倘若都快餓死,還管什麼漢魏,怕什麼鐵騎,從什麼王化?
而此次駱谷一戰,大軍前後往返,行軍兩月有餘,不僅消耗了不少各州郡和羌氐族提供的糧草,而且撤軍時為了成功突破費禕在沈嶺、衙嶺和分水嶺這三嶺險要之處所設下的埋伏,又丟棄了不少剩下的隨軍輜重糧草,對關中的損耗可謂非常之大。
如今雍涼各州郡雖然都還有餘糧,但今年又是個小旱年,收成不會太好,夏侯玄甚至聽說,有不少家中無糧的百姓為了換取今年一家人過冬的口糧,已經賣掉了田地,成為了各個地方豪強塢堡中的部曲佃戶。
塢堡的私兵依附於豪強地主,基本上算是地主的奴僕,無需繳納賦稅,屬於被豪強隱匿的“黑戶”。如此一來,今年國庫之中不知又會損失多少稅銀。
直接廕庇在朝廷之下的雍州百姓尚且變賣家產換取糧食,本就以遊牧為生、損失大量驢騾牲口的羌氐各族自然更加悽慘,沒有糧食吃,用來繁衍育種的牲口再一死,就等於掐斷了他們來年活下去的希望。
沒有飯吃,他們自然會鋌而走險!
想到這裡,夏侯玄頓時憂心不已,西北的局勢,此刻就好像好像一把懸在頭頂,隨時都會墜落斬下的一把利劍,如果自己不及時想辦法,恐怕雍涼會發生難以想象的大麻煩。
慮及此處,夏侯玄立即便傳來了李勝和夏侯奉兩人。
當李勝、夏侯奉聽到夏侯玄想要將京兆、扶風、馮翊、天水、隴西、南安、廣魏、安定、新平、北地、金城、西平,武威、張掖、西海、酒泉、敦煌等雍涼二州的豪門大族都匯聚到一塊舉行宴會時,兩人徹底驚呆了。
夏侯玄見兩人迷惑不已,本來想解釋自己籌措糧食緩解羌氐矛盾的想法,但他轉念一想,如若自己謀事不密,讓豪族們事先聽到了風聲,恐怕到時候不會有人來參加自己的宴會,自己自然也無法籌措到一丁點的糧餉。
夏侯奉觀察了雍涼二州一十七郡的地圖之後,覺得讓十七郡所有豪族一同集會,未免太過於遷延時日,因此他建議道:
“兄長,依我之見,不如此次宴會分三地舉行,兄長為東,請三輔、北地、新平、安定六郡豪族在長安設一宴;另外另選兩名善於組織飲宴、商談事務的能吏,分別在天水、武威分別宴請西州和涼州的豪族,如此一來,可免各郡大族旅途勞頓之苦,也可節省不少時間,不知兄長意下如何?”
夏侯玄聽了夏侯奉的建議,心中對夏侯奉大為讚賞,他思考了一會兒後,點了點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