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華林園天子習射術、太極堂倭王求外交(第1/2頁)
章節報錯
這個盛夏,驕陽似火,原本性子中恬靜且帶有一絲怯懦的天子曹芳,似乎也受到了天氣的影響,性子也變得越發活潑好動了起來。
這個夏天,正是屬於小皇帝的正始元年七月。
曹芳此刻正在華林園內與同年好友,身任散騎常侍、屯騎校尉,且天生神力的司馬駿一塊練習射箭。大將軍曹爽的五弟曹彥,以及鍾毓、荀顗等散騎常侍,此時也隨侍在一旁。
曹芳與司馬駿皆年幼,因此在一旁侍候護衛的步兵校尉卞琳、長水校尉郭芝、越騎校尉甄毅、射聲校尉甄暢四位外戚設立的箭靶不過是四十步之距。
小皇帝手持小巧畫雕弓,搭上金紕箭,家學淵源的他倒也表現不錯,只見他先射出中規中矩的一箭,正中靶心,緊接著嗖嗖嗖連珠箭發,這四箭之中只有最後一箭偏了些許準頭。
長水校尉郭芝見皇帝幾乎矢無虛發,立即拊掌大讚:
“叄連中其二,陛下好射術!”
曹彥於武學並無造詣,外行看熱鬧的他見天子確實數箭皆中,因此也跟著一塊喝彩。
曹芳聽見眾人喝彩,心中大喜,畢竟他是少年心性,喜歡別人誇讚,且兼自己射術確實有所長進,自然禁不住喜形於色。滿心得意的他將弓箭拋給了一旁隨侍的侍從,並朝著司馬駿喊道:
“屯騎校尉,該你了!”
司馬駿拿起自己專屬的那副形制雖小但卻材質上佳的弓箭,看著與自己箭靶相鄰,箭矢攢簇的天子箭侯。【注一:箭侯,即是箭靶。】心中頓時意氣迸發。此刻的他暫時忘卻了父親司馬懿對自己千叮嚀萬囑咐的話:千萬不要與尊者爭奪鋒芒!
只見他默默朝著天子站立的方位朝後挪了一尺,君與臣射,不可與君並立,這乃是古代射禮中的襄尺之禮。司馬駿雖有雄心但卻不忘臣下與君上射箭的禮儀,這足以體現出他的嚴格家教與家學淵源。
侍立一旁的步兵校尉卞琳,以及長水校尉郭芝、越騎校尉甄毅、射聲校尉甄暢幾人心中對這個年僅八歲的小小顯貴的評價不知不覺又高了些許。
不多時,司馬駿已經稍稍平復了他那本來波瀾壯闊的心氣,他抓握弓箭的雙手也變得更加穩健了。眾人只見小小年紀但卻已有大將之風的司馬駿將那石力不低的角端弓拉的猶如滿月一般,一支稍長於一般箭矢的狼牙長箭嗖的一聲便如同流星一般飛向了箭靶,司馬駿箭勢連綿,也是如同皇帝曹芳一般的連珠箭,只不過他的連珠箭比起天子,更加顯得迅捷有力。
等到眾人定睛再去看時,這才發現司馬駿的箭矢不光在速度與聲勢上超過了天子,而且準頭與力量更加讓人驚駭:
只見司馬駿的四箭整整齊齊、四四方方的攢在箭靶中心,而且箭頭穿過了箭靶,露出了發白的箭頭,這一手連珠箭將君子五射中的‘白矢、參連、剡注、襄尺、井儀’五種技藝全都展現的淋漓盡致,實在是令人歎為觀止。
眾人情不自禁的為司馬駿拊掌喝彩之後,這才發現自己犯下了一個極其嚴重而又低劣的錯誤,那就是他們為司馬駿喝彩的聲音要比為天子稱讚的聲音還要洪亮,還要發自內心。
曹彥雖然年幼且並無權謀機變的天賦,但他畢竟天資聰穎,也看出了其中的端倪,只是默不作聲。而年紀已長,老成持重的鐘毓與聰慧非常的荀顗二人一向十分清醒,方才便沒有失態,此刻自然也淡然處之。
就在卞琳、郭芝,以及二甄等人內心忐忑的時候,皇帝卻反而表露出了作為天子難得的寬容大度與天真。
其實曹芳此刻顯得要比一眾外戚還要興奮,還要高興,他的喝彩聲,其實比一眾外戚的聲音還要洪亮許多。
“司馬駿,好樣的!朕要將內府珍藏的‘囚牛大弓’賜予你!”
心中稍有城府的司馬駿原本在為自己的魯莽和一眾外戚的愚蠢而暗自叫苦不迭,可是令他意外的是,天子非但沒有表露出一絲一毫對自己猜忌的意思,反而還衷心的為自己感到高興,在這一刻,司馬駿那顆原本沾染上父親司馬懿與兄長司馬師、司馬昭陰鷙習氣的內心忽然感受到了一種難以言表的溫暖與澄澈,就像是多年蒙塵的明珠,忽然得到了溫水的浸潤一般。
在這一刻,司馬駿發現,偉大如父親一般的人物,他所說的話也未必真實。
誰說天家無情,曹氏陰毒?
此時此刻,在他看來,眼前的天子實在是自己不可多得的良師益友。
【注二:《周禮·地官·保氏》:“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一曰五禮,二曰六樂,三曰五射,四曰五馭,五曰六書,六曰九數。”鄭玄注引鄭司農曰:“五射:白矢、參連、剡注、襄尺、井儀也。”賈公彥疏:“雲白矢者,矢在侯而貫侯過,見其鏃白;雲參連者,前放一矢,後三矢連續而去也;雲剡注者,謂羽頭高鏃低而去,剡剡然;雲襄尺者,臣與君射,不與君並立,襄(讓)君一尺而退;雲井儀者,四矢貫侯,如井之容儀也。”】
幾人玩累了以後,在下人的伺候下換下了被汗水浸透的衣衫,洗漱一番之後,幾人便辭別了天子,離開了皇宮禁苑。
其餘一眾散騎常侍,除了鍾毓早早告退,剩餘的曹彥、荀顗二人並無其他事務,因此暫時還滯留在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