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秋初的七月,就在夏侯玄、曹羲、於桓三人在幽州幫助刺史王雄尋得勇士韓龍之後的壬寅日,京城洛陽方面,也已經開始了行動。

曹叡先是派遣驍騎將軍秦朗率領一萬驍騎營騎兵、一萬精騎共兩萬騎兵開赴關中,至大將軍司馬懿帳下聽命,與諸葛亮繼續相持。此外,他安排好尚書令陳群留守洛陽,自己則駕御龍舟,東入淮泗,一路上大張聲勢,打算讓天下人都知曉自己親征孫權這件事。

————

合肥新城的守軍,自從徵東將軍滿寵親至、火燒吳軍器械、射殺吳將孫泰之後,士氣得到了極大的鼓舞,比起之前滿寵尚未親至前線時士氣低迷的狀態,自然有了天差地別的變化。

就連先前一直極其悲觀的新城守將張穎,此時心中也似乎有了底。

但即便如此,合肥新城的境況依舊還是十分危急,因為滿寵雖然親至,但朝廷並沒有允許他率領大部前來救援,故此合肥得到補充的戰鬥力只有滿寵帶來的五百壯士。

吳主孫權精明非常,心中當然也明白這一點,所以孫權想要在曹叡還沒有趕到前線之前,就對合肥發動猛攻。

仔細算來,這已經是孫權第六次進攻魏國的合肥了。

二十四年前,赤壁戰後,本是他奪取合肥最佳的時機,但他當年卻被尚在擔任揚州別駕的蔣濟以一封“大魏武皇帝已帥十萬大軍回援合肥”的書信給嚇退了。

十九年前,是他第二次出兵奪取合肥,只可惜卻被魏國猛將張遼張文遠以一杆鐵戟、八百猛士殺的狼狽不堪,淪為了敵人的笑柄!

十五年前,關雲長北伐襄陽,他本想與關羽一同出兵,東西呼應,攻下合肥,但奈何關羽盛氣凌人、侮辱自己,他這才轉而命呂蒙攻打關羽,雖然奪下了荊州,但卻再一次失去了攻下合肥的時機。

四年前,稱帝后的他,精心謀劃,先是大兵壓境,吸引來了魏國兗州、豫州的大部援軍,而後假裝糧草不繼,主動撤退,實則想讓魏軍就此撤退,自己再殺個回馬槍,以利乘弊,可誰成想,自己的妙計被滿寵這個老兒給識破了!

去年,自己又舉兵北上,可魏軍合肥新城已成,自己無隙可乘,本想就此耀武揚威一陣便行撤退,可滿寵卻早就埋伏下軍隊在河岸之上,自己又折損了數百兒郎!

這口惡氣,自己如何能夠咽得下去!

此刻,正自乘著鑾輿、身披天子龍鱗細鎧、腰懸白虹名劍的吳國皇帝孫權,此刻率領著他麾下的數萬精銳,朝著合肥城下緩緩進發。

【注一:吳大皇帝有寶劍六,一曰白虹,二曰紫電,三曰辟邪,四曰流星,五曰青冥,六曰百里。此小說設定青冥劍被賜予陸議。】

“將士們,今日一戰,務必雪恥!”

孫權原本青綠色的雙眼,此刻竟因為激動而顯得有些通紅,他噌的一聲抽出腰間的“白虹”長劍,指向了他無數次魂牽夢繞的合肥城頭,大聲的激勵著麾下計程車卒:

“將士們,攻下合肥!”

孫權一聲令下,成千上萬的吳軍霎時便如同青色的巨潮一般,撲向了合肥新城!

————

寬闊的淮河水面上,魏帝曹叡親自統率的水師船隊,正有條不紊的列陣向東南方向進逼而去。

高大如樓閣殿堂的黃龍御用舳艦之上,迎風翻飛如黑羽黃鬃威禽的旌旗之下,魏帝曹叡身披魚鱗甲、腰懸天子劍,正意氣風發的戰立在船頭,眺望著遠方遙不可望的吳越之鄉。

一眾散騎常侍劉放、孫資、高堂隆、卞蘭、何曾,以及長平侯曹肇,還有升任為領軍將軍、掌管宮城禁衛的夏侯獻等人,則隨侍在皇帝一旁。

此刻,曹叡心緒激盪無比。

想當年,自己祖父武皇帝曹操親率大軍南下,舳艫千里、旌旗蔽空,於赤壁江中橫槊賦詩,是何等的英雄豪邁;而父親高祖文皇帝曹丕也曾數次親征南下,雖無功績,然亦曾有逼迫吳越、虎視荊襄之效。

如今自己秉承祖、父兩代先帝之遺志,再次親御龍舟南下,頗感躊躇滿志,他望著自己麾下壯勇的甲士,望著遠處寬闊的水面,以及一望無際的江淮平原,胸中頓感豪氣干雲,一時不禁詩興大發,他命人取來文房四寶,沉吟半晌之後,他揮毫寫下了胸中塊壘:

“我徂我徵。伐彼蠻虜。

練師簡卒。爰正其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