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遼狼吮血、吳蛟墜鱗【叄】(第1/2頁)
章節報錯
公孫淵聽了夏侯玄的話,一向暴躁易怒的他心頭頓時生起了一陣無明業火。他怒極之下下意識的想要拔劍,但身為上位者多年的官場直覺,還是讓他保住了最後一絲理智。
“貴使此話何意?!”
即便如此,他話語中暗藏的殺氣還是表現出了自己的內心的怒火。如果是尋常人,見到公孫淵那兇惡的眼神,恐怕已然嚇得汗流浹背、兩股戰戰了,但夏侯玄並非是第一次面對大風大浪,儘管心中也有一絲功敗垂成的恐懼,但卻並不會因為眼前的危險而畏縮,他繼續說道:
“公孫太守,還請息怒,玄此次來,實在是一番美意。實不相瞞,天子已然知曉了你派遣使者前往東吳之事,但天子他愛惜人才,並不想趕盡殺絕。因此,天子此次派遣我等一行人來此,是想讓你做個選擇。”
夏侯玄為了威懾公孫淵,對他撒了一個謊,曹纂本來是想密奏天子,但被自己勸住了。
果不其然,公孫淵聽了夏侯玄的話,心中立即生出了許多忌憚。自己原本指望接受吳主孫權燕王爵位與財寶之事能夠保密,但沒想到魏國訊息如此靈通。
他不知道的是,魏國的校事府,是天下最為強大的諜報官署,東吳雖也設定了校事官,但在酷吏呂壹的手裡,東吳校事整治自家臣子很有一手,但在他國的諜報卻做的一塌糊塗。
公孫淵聞言,細思了一會,立刻詢問夏侯玄道:
“不知皇帝陛下給了下官什麼選擇?”
夏侯玄觀察出了公孫淵前倨後恭的神態、語氣,明白自己的計策已經成功了一大半。他繼續言道:
“陛下下達了兩道詔命,第一道:冊封公孫太守為大司馬、樂浪公,繼續持節任遼東太守,全權統轄遼東、帶方、樂浪、玄菟四郡!”
公孫淵聞言大喜。要知道自己一向與魏國接壤,自己麾下掌控有遼東四郡之地,帶甲十萬,手中實際上掌控個一個人口不下於南方蜀漢的小國,但曹叡登基以後,只不過冊封了自己一個小小的遼東太守、一個四品揚烈將軍,這當然無法滿足自己的野心。
而此次他再三猶豫之後,之所以答應了吳主孫權的冊封,就是因為東吳給自己的好處:燕王高爵、十船珍寶,實在是太誘人了。
而如今,魏帝曹叡一開口直接給自己冊封了大司馬、樂浪公的高位尊爵,這可是大魏開國以來,人臣從未得到過的厚賞!
要知道,東吳與自己遠隔江海,根本無法及時互相策應,而魏國一向強大,且與自己乃是近鄰,如此權衡利弊之後,公孫淵心中已然生了新的變化。
他急忙再詢問夏侯玄道:
“請問貴使,陛下的第二道詔令是?”
夏侯玄明白,先禮後兵、恩威並施,一向都是攻破他人心理防線的有效手段,他正色回答公孫淵道:
“陛下的第二道詔令,是令汝南太守田豫立即督率青州諸軍,自海道進擊遼東,幽州刺史王雄自陸道進擊,二路共討公孫淵,不得有誤!”
“啊!”
剛剛還沉浸在獲利之喜之中的公孫淵,聽到這話,就仿一頭餓狼剛剛捕到肥羊之際,被獵人的弓箭瞄準一般,此刻他的內心感到了久違的恐懼。
夏侯玄自然也看出了公孫淵的恐懼之情,他笑著說道:
“大司馬,何必驚慌?陛下說了,這是兩個選擇。以玄之見,如果將軍將計就計,剿滅進犯大魏疆土的吳賊,那將軍就是我大魏的大司馬、樂浪公;如若將軍選擇繼續順從吳逆,那等待將軍的,自然就是第二道詔令。”
公孫淵擦了擦額頭的冷汗,點了點頭,他明白,自己只要趕在田豫、王雄的大軍入境之前,與孫權決裂、解決掉離開遼東不久的吳國使者周賀,一切都將會變得十分美好。
公孫淵思量已定之後,寫了一封給魏國青州都督田豫的書信,委託夏侯玄務必送達田豫手中。安排好此事以後,他便派人護送夏侯玄回到了學館,並下令解除了學館的包圍。
又思忖了片刻之後,公孫淵喚來了一名親信:
“速速喚長史郭昕、參軍柳浦、世子公孫修、將軍卑衍、楊祚、韓起,前來正堂議事!”
——————
而此時,遠在江東的吳主孫權,才剛剛接見了來自遼東的稱臣使者校尉宿舒、閬中令孫綜二人,望著公孫淵獻來的遼東紫貂與良馬,孫權爽朗的笑聲遍佈了整個太和殿。
此時正是東吳的嘉禾二年之初、時值正月,大喜過望的孫權留遼東使者宿舒、孫綜二人一同參與了東吳太和宮中元月的宴會,興奮之餘的他甚至還為此大赦天下。
不久,孫權擬好了一紙冊封公孫淵為使持節、督幽州、領青州牧、遼東太守、燕王,並賜公孫淵九錫的詔書:
“朕以不德,肇受元命,夙夜兢兢,不遑假寢。思平世難,救濟黎庶,上答神祗,下慰民望。是以眷眷,勤求俊傑,將與戮力,共定海內,苟在同心,與之偕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