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長驅北境、左凌鮮卑【壹】(第1/3頁)
章節報錯
“驍騎營全軍將士、以及幷州軍聽令,敵軍已至,所有騎兵聽令,準備上馬,待敵軍距我軍八十步時,開始衝鋒!”
秦朗身上魚鱗鎧甲倉啷啷一陣響動,手臂一展將令旗一揮,驍騎營中的數千騎兵、以及幷州營的萬餘騎兵,都立即將一隻腳踏進了馬鐙[注一],準備隨時上馬並衝鋒。
【注一:南京象山發掘東晉琅琊王氏墓群,七號墓中出土一件裝雙鐙的陶馬,墓葬年代為東晉永昌元年或稍後。赤壁烏林出土了三國時的銅馬蹬和印有“建安八年”的硯臺。由此可見,在三國時期的已經出現了馬鐙。】
自古時以來,春秋戰國、前朝秦漢,騎兵作戰之際,為了不成為敵軍弓箭手的活靶子,在衝鋒之前一般都不會直接騎在馬上,而是立於馬下等待命令,一旦主將發令,所有騎兵才會迅速上馬,再如狂風般向敵軍席捲而去,這樣做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可以隱藏自己騎兵在陣中的位置,不讓敵人事先有所準備,從而達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的效果。
“所有弓弩手聽令,待敵軍距我軍二百步時,開始放箭,待敵軍至我軍八十步時,停止放箭,與步軍一同隨騎兵衝鋒!”
“遵命!”全營中的數千弓弩手暴喝一聲,只聽得“咯咯咯”一陣弓弩木材的響聲,所有人便都已引弓搭箭做好了準備。
“全營步軍聽令,以厚盾掩護騎軍、弓弩手,待敵軍距我軍五十步時,拔刀隨騎軍衝鋒!”
“遵將軍令!”一萬數千餘名魏軍步兵暫時並未拔出腰間的環首刀,而是舉起手中盾櫓在陣前列成了一堵盾牆。
遠處狼煙鐵騎所裹挾起的風沙煙塵愈來愈猛烈了,迎面而來的風沙,吹的人有些睜不開眼,秦朗明白,此時風向於己頗為不利,僅僅和敵人正面硬碰,只怕會吃虧。
“啟稟將軍。”
這時,夏侯玄策動白雀上前,到秦朗的身旁說道:
“此刻天時不利於我軍,最好派出一支奇兵,迂迴繞到敵軍後方,使風向之利不僅僅為敵軍所據,到時我軍兩面夾擊、南北呼應,敵軍必定大亂,如此一來,才有更大勝算!”
“夏侯將軍言之有理,可是……”
秦朗此刻有些猶豫不決,他想,如若派出太多的人去繞道,目標太大,容易被敵軍攔截絞殺,可是如果派遣的人過少,則又有可能會迷失在風沙之中,不辨方向,而且,此刻又有誰肯冒此大險呢?
“將軍,敵軍將至,不可猶豫,玄願領五百羽林、二百玄甲衛,繞道迂迴,以夾擊鮮卑鐵騎!”
夏侯玄見秦朗還在猶豫,心中焦急,他繼續催促道:
“將軍,機不可失,戰機轉瞬即逝,快下令吧!”
一向並不會拖泥帶水的秦朗,此刻心中卻是七上八下,這個年紀輕輕的昌陵侯夏侯玄,自己對他並不是十分了解,只知道他是功臣之後,名門望族,一向也頗有才名,可是這帶兵打仗,非同兒戲,且不說夏侯玄年紀輕輕,並沒有領兵作戰的經驗,對方更是皇親功臣之後,更是陛下心中器重的寵臣,萬一讓夏侯玄不慎戰死沙場,自己又怎麼向陛下交代啊。
“將軍,敵軍快來了,機不可失!”
夏侯玄見秦朗仍是猶豫不決,生怕錯過時機,他直接轉身高聲呼喊道:
“羽林營、玄甲衛何在?”
“在!在!在!”那五百羽林軍、二百玄甲衛,此次來到北方邊疆,也盡皆都懷著一腔熱血,想要建功立業,讓別人刮目相看,此刻見主將昌陵侯夏侯玄下令,所有人都是摩拳擦掌、心潮澎湃,就連呼聲也是中氣十足。
秦朗見這五百羽林、二百玄甲人數如此之少,卻有著如此攝人的氣魄,不禁暗自吃驚,就在他一愣之時,那五百羽林暴喝一聲,已隨著夏侯玄衝進那一片混沌的風沙之中去了。
秦朗無奈的皺眉搖了搖頭,他心想,只希望那小子福大命大,莫要出事就好。
“啟稟將軍,敵軍至我軍已有兩百步!”
傳令兵滿面風塵。
秦朗原本柔和且滿懷擔心的臉龐,此刻瞬間佈滿了殺機:
“弓弩手聽令!”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