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中秋嘉會、百蛟朝京(第1/2頁)
章節報錯
八月間,已是初秋之時。
中秋佳節這天,酉時之末,宮中的宴會和往年一樣,如期舉行。
此刻,太樂丞正指揮著舞者樂者,演奏著最新的大魏太樂樂歌:太和。
此刻,編鐘大呂叮噹如玉,絲竹管絃嘔呀不絕,高臺上下,張燈結綵,君臣盡皆心情愉悅,喜氣洋洋。
“惟太和元年。皇帝踐阼。聖且仁。德澤為流佈。災蝗一時為絕息。
上天時雨露。五穀滋田疇。
四民相率遵軌度。事務澄清。天下獄訟察以情。元首明。
魏家如此。那得不太平。”
郭太后郭女王、以及皇后毛氏,此刻正一左一右的端坐在皇帝身畔的尊位之上。太后的身畔,則散座著諸位文皇帝曹丕的妃子:太妃贊哀王曹協的母親李貴人,出身東漢大族南陽陰氏的陰貴人,北海悼王曹蕤的生母潘淑媛,東武陽懷王曹鑑生母朱淑媛,還有東海王曹霖的母親仇昭儀,元城哀王曹禮的生母徐姬,邯鄲懷王曹邕的母親蘇姬,清河悼王曹貢的母親張姬,以及廣平哀王曹儼的母親宋姬。
一眾太妃之中,除了太后郭女王的嗣子當今陛下曹叡,以及仇昭儀的獨子東海王曹霖之外,其餘眾太妃的子嗣盡皆早殤。而東海王曹霖也早就歸國之藩,因此這後宮的筵席之上,除了時而有之的客套寒暄之外,並不如何熱鬧。
高臺之下,則是大司空穎陰侯陳群、中書監劉放、中書令孫資、侍中衛臻、尚書衛覬、度支尚書司馬孚、尚書桓範、散騎常侍開陽侯卞蘭、王朗之子散騎常侍蘭陵侯王肅、華歆之子博平侯華表、散騎常侍長平侯曹肇、散騎常侍關內侯高堂隆、散騎常侍陽武亭侯何曾何瑞諫、散騎常侍毛曾、衛尉董昭、護軍將軍蔣濟等一干重臣、親貴的坐席。眾人此刻不住的互相寒暄,盡是一片觥籌交錯之聲。
前不久被貶為羽林監的夏侯玄,坐席則一直排在了末尾。曹爽、曹羲的幾個弟弟:曹訓、曹彥、曹則幾人,以及於桓、和逌,還有因浮華案被罷黜的司馬師、司馬昭兄弟,諸葛誕,李豐、李翼兄弟,還有李勝、裴徽、何晏、鄧颺、丁謐等人,盡皆只有列侯的虛爵,沒有實職在身,因此與夏侯玄的席位倒也不遠,夏侯玄寵辱不驚,一面與席旁眾人談笑風生,一面只是泰然自若的賞燈飲酒,絲毫不理會遠處毛曾那戲謔嘲諷的目光。
華燈初上,此刻的洛陽宮城,一片燈火燦爛。筵席之上,此刻果蔬不窮、佳餚時續,一番宴飲之後,皇帝曹叡已是微醉,他起身離席,舉著酒觴來到了高臺之畔,望著亭榭之外的燈火輝煌,他突然想起了兒時的兄弟玩伴們。他想起了與自己交好的叔父曹宇,那個實際上只比自己年長几歲的叔父。他還想起了北海悼王曹蕤、東武陽懷王曹鑑、元城哀王曹禮、邯鄲懷王曹邕、清河悼王曹貢、廣平哀王曹儼,這些自己早逝的同胞兄弟們。忽然之間,天子感慨萬千:
“想朕年少之際,當年鄴都的中秋佳節之會,皆與燕王宇,以及諸王兄弟一同聚宴,如今,兄弟離散、諸王歸國,已快二十餘載,沒有與朕的叔伯兄弟們好好聚一聚了……”
“殷兒,你也該見一見這些長輩們啦。”皇帝懷抱著愛子曹殷,微微笑著說道:“朕知道,朕的殷兒,日後必定會成為一代明君。”
這些年,自己的皇子總是接二連三的早夭。如今曹殷已經平安出生一月有餘,曹叡自然對這僅有的獨子寵愛有加。
那孩子望著父親殷殷企盼的眼神,咯咯咯的憨笑了起來。
曹叡突覺詩興闌珊,於是一邊懷抱愛子踱步於闕中,一邊望著闕南的燈火輝煌,低聲吟誦了起來:
“昭昭素明月,暉光燭我床。憂人不能寐,耿耿夜何長。微風衝閨闥,羅帷自飄揚。攬衣曳長帶,屣履下高堂。東西安所之,徘徊以彷徨。春鳥向南飛,翩翩獨翱翔。悲聲命儔匹,哀鳴傷我腸。感物懷所思,泣涕忽沾裳。佇立吐高吟,舒憤訴穹蒼。”
本來今日曹叡心情大好,他原本作一首喜慶的詩來,但心中感懷諸王弟兄,不知不覺便多了幾句感懷之嘆。
眾人漸漸在這場宴會中由微醉變成了沉醉。
夏侯玄舉著手中的酒觴,微醉的他聽著樂者所吟唱的大魏鼓吹曲樂《應帝期》,此刻他的心中就宛若江海奔騰一般,開始情不自禁的跟著黃鐘大呂的音聲吟唱起來:
“應帝期。於昭我文皇。歷數承天序。龍飛自許昌。聰明昭四表。恩德動遐方。
星辰為垂耀。日月為重光。河洛吐符瑞。草木挺嘉祥。
麒麟步郊野。黃龍游津樑。白虎依山林。鳳凰鳴高岡。